暌違11年 維也納愛樂再訪港

暌違十一年後,維也納愛樂樂團將再度訪港,分別於十月二十四日及二十五日演出兩場音樂會。(政府新聞處提供)

文/周光蓁

聞名遐邇的維也納愛樂樂團五度訪港,每次都引起購票熱潮。自從一九五九年十月在卡拉揚執棒下於銅鑼灣利舞台歷史性首演,維也納愛樂成為香港愛樂者的一個終極藝術殿堂,無論演出多少場次,例如卡拉揚的一場,又或安德烈·普烈文(Andre Previn)一九八九年的六場,結果都是一票難求。首演後超過一個甲子的今天,樂團十月金秋再次來訪,這次第六訪香江的歷史意義都較以往更特殊,難怪兩場演出的搶票熱潮呈現白熱化。

自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十月五日宣布,維也納愛樂將於十月二十四及二十五日在香港演出兩場音樂會,消息迅速傳遍音樂界。這是二○一九年九月康文署主辦倫敦交響樂團訪港後,首隊國際級樂團來港演出,前後超過三年。因此愛樂者期待十月十日公開售票時,趕快購得門票。須知疫情下,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只開放百分之八十五的座位,兩場加起來大概只有三千張門票,遠遠滿足不了大批音樂「飢民」。

二○二二年是維也納愛樂新冠疫情以來鮮有亞洲之旅之一,首站正是香港,意義重大。樂團二○一七至二○一九年連續三年在內地巡演後,因疫情被迫取消之後兩年的中國巡演。二○二一年原定由意大利指揮大師穆蒂(Riccardo Muti)率團訪華,慶賀中奧建交五十周年,可惜最終未能成事。這次臨時加入香港作為巡演首站,能夠成事,絕非易事。

據悉,雙方經過多次商談,最後樂團接受防疫措施,包括所有演出人員進入香港文化中心前檢疫,樂師在台上演出時佩戴口罩,吹奏樂器樂師們和指揮除外。為此,港方衞生當局同意百人大團來港演奏。

1959年卡拉揚率團首訪港

回顧維也納愛樂歷次東來,挑戰不少經歷才成功起奏。上文提到一九五九年卡拉揚率團世界巡演,香港是其中一站,可是因演出場地不理想而差點「胎死腹中」。當時香港大會堂仍在興建中,曾一度考慮在政府大球場演出,但卡拉揚堅決反對。結果最後選址利舞台,經過近一個月加建舞台後才成功演出。

至於內地的首演,那是兩國一九七一年建交後的文化項目。經過兩年籌備,一九七三年四月維也納愛樂一行一百三十人抵達北京,較美國費城樂團來訪早近半年。

當時維也納愛樂樂團在京演出四場音樂會,總數超過二萬聽眾現場觀賞風華正茂指揮阿巴多(Claudio Abbado),先後演出貝多芬、布拉姆斯、舒伯特、莫扎特等經典交響曲。最後一場更展示維也納傳統,由樂團首席威利·勃斯考夫斯基(Willi Boskovsky),以小提琴領奏兼指揮斯特勞斯圓舞曲作結。演出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樂團第三場演出,節目中包括《黃河鋼琴協奏曲》,獨奏是該曲主創者殷承宗。《人民日報》形容《黃河》的成功合演「生動地體現了中奧兩國人民之間的真摯情誼。」那是阿巴多和維也納愛樂只此一次演奏《黃河》,載入史冊。

維也納愛樂再次與中國鋼琴家在北京同台合演,已經是三十多年後的事。二○○九年三月,樂團在剛剛開幕的國家大劇院,與郎朗合演蕭邦第二鋼琴協奏曲。二○一八年,郎朗再次與樂團在天津大劇院、廣州星海音樂廳演出莫扎特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當時指揮正是這次來港演出的摩斯特(Franz Welser-Möst)。一年後,另一位華人鋼琴巨星王羽佳亦與該團在內地巡演,其中包括在澳門國際音樂節演出。同樣二○一九年,摩斯特率領他擔任音樂總監的克里夫蘭樂團首次作兩岸三地(不包括香港)巡演。

這次維也納愛樂來港演出,是摩斯特在香港的首次亮相,也是樂團六次訪港之中,繼卡拉揚之後唯一一位奧地利指揮執棒領奏。明年元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剛好由摩斯特負責指揮,為樂團這次訪港更添吸引力。因此這次能夠安排來港演出兩場,香港聽眾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也因為這樣,對門票的需求就水漲船高。

兩場演出的作品,也是這次來港演出的一個亮點。創作所選奏六首作品的四位作曲家,全部是維也納黃金廳一八七○年落成後的常客,其中華格納、布拉姆斯和李察·史特勞斯更經常執棒演出。第二套節目布拉姆斯的《悲劇》序曲、第三交響曲更是由維也納愛樂首演的。

演繹兩首史特勞斯作品

這次同樣有兩首作品演出的作曲家李察·史特勞斯,與維也納愛樂惺惺相惜,一生指揮該團多達八十五次。一九○六至一九○七年樂季,他首次指揮自己的作品,正是這次壓軸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首開場描寫旭日初升的爆棚引子,曾用在大導演史丹利·寇比力克一九六八年經典電影《二○○一:太空漫遊》。大家在電影所聽到的,正是一九五九年卡拉揚與樂團首訪香港前的錄音。六十三年後今天在港重演此曲,值得期待。唯一的遺憾是,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那部巨型管風琴的「4-4-0」調音,未能符合樂團要求的「4-4-3」音高。如果要把幾千條管子調音,需時超過一個月。據悉只能以電子風琴代替,何其可惜。

至於首場演出的《死與變容》,是作曲家二十五歲時創作的大型作品,描述一位藝術家彌留時對往事的追憶,效果澎湃、動人。不說不知,這首作品似乎是維也納愛樂巡演的摯愛曲目。這次之前,一九八九年普烈文、一九九五年李雲(James Levine)訪港時也選演了這首作品。事實上,一九五九年卡拉揚首訪香江演出的節目,也包括了李察·史特勞斯的《提爾惡作劇》。他的另一首名作《英雄生涯》,先後由不同指揮二○○九年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二○一七年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江蘇大劇院、廣州星海音樂廳、深圳音樂廳等演出。可見樂團與已故作曲家關係確非一般。一九四九年史特勞斯在瑞士病危,謝絕所有賓客。但當維也納愛樂代表到訪,他馬上迎接,最後說了一句:「請把我的問候帶給所有樂團朋友們,我永遠也見不到他們了。」之後不久辭世。

很巧的是,《死與變容》與德伏扎克第八交響曲是同齡出生的,兩者均創作於一八八九年,翌年首演。兩首作品在十月二十四日首場音樂會演出,以華格納《帕西法爾》前奏曲作序幕。屆時將會是歷史的一刻,見證維也納愛樂樂團自一八四二年成立以來,很可能首次戴着口罩在台上演出。該團二○二○年十一月在東京演出時,照片中只有一位大提琴手演奏時戴着口罩。

可線上觀賞音樂會直播

由於門票十月十日開售後旋即售罄,不少愛樂者望門興嘆,尤其是那些一大清早親自輪候而買不到票的,失望極大。記得過去兩次訪港演出(二○○六、二○一一年),康文署通過香港電台,在戶外設置大屏幕作現場直播,以饗逾千無票樂迷。筆者也曾有幸作主持和導賞,印象中戶外樂迷的熾熱絕不亞於場內聽眾。可是今天在疫情之下,大型戶外轉播供集體觀賞已不可能。當局為此作出特別措施,以滿足聽眾需要。

據康文署宣布,兩場演出將在港台電視32及香港電台第四台作現場直播,同時康文署文化節目組網頁也作實況直播。跟以往不同的是,演出將留在網頁一段時間,方便隨時重溫。據悉這是雙方事前商談的一個環節,事關這次樂團訪港,是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慶祝活動之一,加上得到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該會最近得到抗疫專家之一梁卓偉教授加盟。梁教授作為指揮兼鋼琴家,為維也納愛樂樂團二○二二年訪港演出提供最高安全系數,安心眾樂樂。

(來源:大公報B7:副刊 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