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高度關注稱讚中國式現代化

大公報記者盧靜怡、綜合《華爾街日報》、《聯合早報》、中新社報道: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22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海外媒體和海外專家高度關注二十大報告中的多項重要表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等表述連日來引發熱議,國際輿論期盼從報告規劃的新藍圖解讀中國未來發展方向。

二十大報告中有關「中國式現代化」的提法,迅速引發國際關注。外媒評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選擇,將創造新的現代化歷史。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分析「中國式現代化」提出的意義時援引專家觀點稱,在經濟發展、生活水平,以及環保、科技和工業化上,中國想要實現「更好的現代化」。

二十大報告指出,科技創新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圖為國產大飛機C919的試飛機,C919正是中國堅持自主科技創新的具體體現。新華社

科技創新舉足輕重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指出,二十大報告正式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下一階段中心任務,並作出明確定義,為實現新目標凝聚了民心。中國式現代化切合中國實際,中國以此表明將光明正大地選擇自己的發展路徑,走出不同於西方的發展道路。

馬來西亞《星報》報道,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在二十大上提出的中心任務。日本共同社提及報告的說法,稱「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俄羅斯衛星網表示,中共二十大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

二十大報告中有關「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的表述,也引起外媒熱議。美國《華爾街日報》注意到,報告中五次提到「科技自立自強」,在目前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努力提高自身在科技和供應鏈方面的自給自足能力。

彭博社注意到,科技創新是報告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強調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彭博社援引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分析師托馬斯的評論稱,報告對科技的關注反映出,創新已成為中國解決經濟問題及擺脫對外國技術依賴的重要方案。

《紐約時報》在分析中國科技領域的發展時稱,二十大報告可能對中國的科技行業產生最直接的結果,中國將加快步伐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外企對中國市場更有信心

多國政界人士、專家學者也紛紛就二十大報告發表評論,對中國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發展投下信心一票。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庫恩表示,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將成為新時代中國的「主軸」。意大利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帕蘭提表示,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了其偉大目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目標將惠及全人類,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

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達維多夫表示,二十大報告聚焦了中國近年來發展成就和未來發展規劃。在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圖爾克眼中,中國式現代化堪稱「奇跡」。對於中國如何在西方主導的世界中實現現代化,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表示,「正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了關鍵作用。必須進行規劃。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多麼非凡的成就。」

多國工商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共二十大堅定了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與決心,中國式現代化也是世界的機遇。高科技跨國公司歐瑞康集團高管阿納斯塔西認為,中國式現代化將提供更多機遇,不僅意味着更大的市場,也意味着更多的人才和更好的技術。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佩里研讀報告後表示:「一切發展都與創新息息相關。」

圖:「一帶一路」貢獻巨大

巴西科學家:在中國可安心做研究

盧塞羅(中)在東莞理工學院和團隊一起工作。\受訪者供圖

對於巴西籍數學博士後毛里西奧·盧塞羅來說,中國是一個將科研成果落地量產的好地方。盧塞羅在東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擔任數學研究員,他和團隊運用3D打印技術,在短時間內攻克難題,為中國國家運動員製作出在北京冬奧會使用的高端定製雪車頭盔。

盧塞羅是一名年輕的90後科學家,如今來到東莞理工學院,成了無數來東莞工作生活的外國人之一。他的主攻方向是解決數學中的開放型問題。盧塞羅和東莞理工學院副教授李楠搭檔,兩人與整個團隊都致力於進行3D打印技術的應用研究,而雪車頭盔就是他們團隊一項突出的成果。

「我覺得這個城市對想要繼續自己研究的年輕人非常有吸引力。」盧塞羅對所在的城市東莞很有好感。「國家對大灣區的政策以及東莞市對外國人的稅務優惠政策,是我們最大的安家之本。在這裏我可以安心地研究和創造。」在緊張的科研工作之餘,盧塞羅還會去看展覽、划龍舟、遊山玩水,感受中國豐富的人文生活。中國政府以及高校所提供的政策優惠、生活保障等,讓他感到很滿意。

美籍學者點讚中國科研創新

美籍科學家馬修(右)現在在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工作。受訪者供圖

近十年來,隨着中國科研實力的不斷增強,科研環境的逐漸改善,到中國搞科研、做成果轉化,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外國科學家的新選擇。

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有着被稱為「國之重器」的中國散裂中子源,不僅填補了中國脈衝中子源及應用領域的空白,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了科技創新協同效應。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級顯微鏡」,能在不對物質造成破壞的前提下「看穿」材料的微觀結構。它對材料科學研究有重要意義,可同時惠及多個學科領域。這吸引了美國物理學家馬修。

馬修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此前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工作多年。2021年,受老同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童欣的邀請,幾經思考,他選擇了赴約,「我決定來東莞就是因為中國散裂中子源」。如今,馬修在松山湖科學城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工作。「用童欣的話說,我們要攜手推動中國中子源技術的進步,希望我們能研發出頂級的中子極化技術。」

近年來,東莞在科技創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在東莞就職的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環境。馬修評價稱,東莞的創新環境正是中國創新環境的具體體現。他認為,對於全球科研人員來說,中國是一個非常適合做科研創新的國家,他從自己工作所在的東莞感受到當地對於科技和人才的重視。「東莞對於我們這些科研人員,包括學生、博士後和將來能夠與我們合作的來訪學者來說,都是一個難得安心做研究的好地方。」

外媒讚中國發展步伐

美國《華爾街日報》

•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確保中國經濟自立自強,加強本土努力開發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的高端技術。

日本《朝日新聞》

•中國在過去數十年逐步走向繁榮,並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目標取得卓越進步,全世界都關注中共將如何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今日巴基斯坦》

•全球將從中共二十大找到希望,因為中國未來的發展藍圖會在世界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和地緣戰略格局中留下持久印記。

印度《新德里時報》

•二十大將為中國如何應對未來五年的機遇和挑戰提供依據,會上相關決策還將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

澳洲《每日電訊報》

•過去十年,中國在脫貧、航天、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顯著進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總量繼續向上攀升,改善了中國人民福祉,現在中國已經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中共二十大對中國、對全世界來說都是重大事件。

外國專家讚中國利好全球

巴基斯坦總理 夏巴茲

•中國崛起是現代奇跡,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做到。

新西蘭前總理 約翰·基

•中國領導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他們對人民非常負責。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 羅伯特·庫恩

•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將成為新時代中國的「主軸」。

美國知名投資人 吉姆·羅傑斯

•「一帶一路」倡議增強了世界多地的貿易往來,給參與各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合作紅利。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治理與永續發展研究所所長 盧耀群

•中國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網絡的關鍵節點,與中國合作有助於各國經濟發展,也代表了世界經濟前進的方向。

法國席勒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問題專家 佩里莫尼

•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相信中國科技實力將進一步提升,為全球科技發展和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大公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