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鐵三路發展模式年底諮詢 明年敲定走線

政府研建的鐵路及幹道

(香港文匯報 記者 莊程敏)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興建3條鐵路及3條幹道,形成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和鐵路系統。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表示,施政報告中提到110個KPIs(關鍵績效指標),有不少是關於運輸的。今年起數個項目會起動,包括東涌線延線、屯門南延線會在明年動工,古洞站預計在2027年完工,有一系列指標會落實跟進。至於發展模式,每個項目或會有不同,除了政府一貫的模式外,亦會考慮以PPP(私人參與)如BOT(建造·營運·轉讓)或發債模式,將會就不同項目去研究最合適方案。

林世雄說,目前正進行基建的投資方式研究,預計年底會就多個項目進行公眾諮詢,並在明年底整合意見,將走線、成本公布在2025年的運輸藍圖中。他表示,多項基建可創造大量職位,帶動跨區融合及提升本港發展動能。

施政報告中提到將新建北都公路、沙田繞道、將軍澳油塘隧道、西部鐵路、中鐵線及將軍澳線南延線等6個項目。當中第12條鐵路中鐵線,會由元朗錦田途經葵涌連接九龍塘,以紓緩屯馬線的載運壓力。林世雄解釋,由於屯馬線將來會較擠迫,而九龍塘是東鐵線及觀塘站的交匯,兼具南北線和東西線元素,因此屯馬線駁至九龍塘會比駁至荃灣線的方案能更有效地紓緩擠迫。至於新建線路是否由港鐵營運,他指要作一籃子考慮,包括鐵路建造及將來營運、乘客換乘等,並須顧及港鐵及政府的營運協議條文,因此要逐個項目單獨審視。

東涌屯馬延線陸續動工

至於南港島線西段,目前項目仍在推進,但要配合華富邨重建工程;北港島線就有較多挑戰,仍與港鐵商討中。

另外,港深西部鐵路首階段研究在今年內完成,並在明年第一季進行次階段研究。而已落實興建的東涌線延線、屯馬線延線及北環線,都會陸續動工,預計2027至2030年落成。

道路亦正進行一系列項目,包括11號幹線,元朗公路擴闊工程等。當建議的將軍澳油塘隧道落成後,將軍澳將有三條連接市區的隧道,相信能夠有效將區內交通作分流,滿足出行需要。而將軍澳區內的將藍隧道及跨灣大橋,預計今年12月同步開通。

東九龍線改高架仍研究

當被問到東九龍線項目擬改以「高架無軌捷運系統」形式發展,不入將軍澳,改為連接彩虹至寶達,似有違原定計劃時,林世雄回應指,由於秀茂坪至寶琳之間的路段多位於半山位置,坡度較高,如用重鐵,技術上挑戰較大,故改用高架方案,但仍需研究審視客量,目前仍就技術可行性作研究,完成後會與公眾討論。

他又指,運輸署已展開全港性交通習慣調查,亦計劃明年提出初步建議,2025年公布構建可靠安全智能高效的運輸策略藍圖。此外,交椅洲人工島項目方面,發展局在今年底展開公眾諮詢,預計填海工程在2025年上馬。

航空方面,林世雄指香港一直擔當國際航空樞紐的角色,雖然過去數年的疫情為香港航空業帶來嚴重打擊,但香港國際機場憑着韌性在去年的貨運量仍然冠絕全球。自今年9月宣布「0+3」安排後,客運量創疫情以來的新高,由當時每天1萬多人次增至過去一周平均每天約2.4萬人次,客運航班數量亦增至現時每天約140至180班。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攝)

丘應樺:盡快加入RCEP

商經局局長丘應樺昨表示,面對地緣政治和複雜的國際經貿環境,香港更需要充分利用「一國兩制」賦予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加強對外確立更堅實的聯繫,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和區域的經貿戰略地位。政府會繼續尋求與貿易夥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包括積極尋求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他指,東盟成員國欣悉香港加入的要求,並歡迎香港已準備就緒與RCEP成員經濟體展開實質性的討論。

另外,丘應樺指出,會議展覽業對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亦是非常重要。為繼續支援會展業,政府將延長「防疫抗疫基金」下「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的有效期至明年6月30日,並於明年7月1日推出14億元的新計劃,提供財政誘因,期望在三年內吸引超過200場不同規模的展覽在港舉行。機場管理局還計劃於明年動工興建亞洲國際博覽館第二期,爭取在2027年啟用,連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附近的灣仔北重建項目,香港的大型會展空間將會增加至超過22萬平方米。

陳浩濂:續拓綠色與可持續金融

署理財庫局局長陳浩濂表示,政府會推動香港成為海外及內地政府和綠色企業的首選融資平台,包括將發行更多綠色債券,其總發行量會在21/22年度起的5年內,比21/22年度之前增加5倍以上,以豐富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生態。

近日港股表現持續疲軟,市場關注政府會否推出措施救市,例如撤銷早前上調的印花稅稅率。

不過,陳浩濂稱政府現時無考慮改變早前已上調的印花稅稅率。他稱今年以來有多項外圍因素拖累包括港股在內的環球股市表現,但強調現時香港的金融系統十分穩定,市場交易有序。

第18屆中國國際保險精英圓桌大會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開幕(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攝)

張德熙冀兩地推「商品通」

施政報告提出本港進一步深化並擴大與內地市場的「互聯互通」,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認為,兩地在貴金屬商品能「互聯互通」很重要,若能使用離岸人民幣進行黃金交易,相關貿易不僅能使離岸人民幣業務更活躍,更可以在全球黃金定價權中增加中國權重。

張德熙昨出席2022年香港品牌博覽會開幕禮後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受環球政治、經濟等因素影響,近兩年全球黃金市場活躍度略有降低,但貴金屬商品在全球貿易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以往美國、俄羅斯是黃金大國,但中國逐漸後來居上,成為最具有購買力的國家,黃金市場逐漸「東移」。認為香港應抓住這一機會,利用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樞紐地位,促成兩地實現「商品通」,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白銀走廊。

香港品牌博覽會秘書長鄧錦添則表示,施政報告提到爭取短期在南沙、前海等地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整個保險業都十分歡迎。大灣區人口基數龐大且中產家庭居多,市場潛力巨大,相信保險售後服務中心建成後,能有利兩地保險業的繁榮發展。

灣區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短期內成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出席第18屆中國國際保險精英圓桌大會時表示,特區政府一直聯同保監局與內地各相關單位協商合作,包括爭取短期內在南沙、前海等地設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為持有香港保單的大灣區居民提供諮詢、理賠和續保等支援,為保險市場互聯互通奠下基礎。出席同一活動的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席容永祺表示,上述計劃已磋商至最後階段,內地保監會及香港保監局已經達成共識,僅差最後一步審批,相信短期內可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他強調,計劃的重要在於為保險業互聯互通踏出突破性的第一步,希望將來可建立「跨境保險通」。

容永祺表示,有大量在本港購買保險的內地人士需要支援,目前業界面對的困難是,在香港購買保險的訪客所應得的理賠金無法進入內地,因此有迫切需要設立「大灣區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為持有香港保單的港澳和內地居民提供諮詢、理賠、續保等全方位支援。

希望開通「跨境保險通」

另外,目前內地居民每年可享有等值5萬美元的個人外匯便利化額度,但這些額度無法購買保險及金融產品,他稱,大灣區規劃綱要指出國家要推動深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促進跨境保險業合作,並擴大香港與內地機構及居民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去年成立「跨境理財通」讓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金融產品,業界希望下一步會建立「跨境保險通」。事實上,香港的保險深度及密度屬大灣區最高,去年保費達1,668億元,可以帶動內地保險業發展。希望將來可以透過「跨境保險通」放寬規限,容許內地居民利用額度投保,將對整個保險業界帶來更大突破。

而同時,香港的資產管理規模達35.5萬億元,促使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保險及風險管理中心,相信國家「十四五」規劃可令香港獲得更好發展,而香港保險業界亦要把握機會與內地互聯互通,相信業界在未來5年的發展空間更大。

另外,陳茂波在會上指出,為保障保單持有人的利益,政府會在2024年推行保險業風險為本資本制度,緊貼國際標準,從而提升保險公司的財務穩健狀況,亦會在今年內就設立保單持有人保障計劃的建議展開公眾諮詢。他又提到上月底實施的「0+3」檢疫安排有效控制疫情風險,同時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入境香港,政府會在有效管控疫情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推動經濟復常與對外往還。

他說,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及「超級聯繫人」,可以為內地企業在亞洲以至世界各地的大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提供專業保險及再保險服務,並提供平台,促進交流合作、風險項目配對、保險資訊交流,以及建設持份者網絡。政府鼓勵進軍國際巿場的內地企業透過在港設立專屬自保保險公司,集中處理集團的保險需求,並利用香港的人才、資金和制度配套為海外投資項目進行全方位風險管理。

(來源:香港文匯報A01:要聞 202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