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施政以民為本 同建關愛共融社會

文/李國棟

感謝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領導他的團隊編寫一份有願景、有承擔的施政報告。所謂民生無小事,從基本的教育、醫療服務到文娛康樂、體育文化;從支援本地旅遊到推進創新科技和文化藝術兩個新興產業發展,無一不涉及民生。社會期盼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為香港開新篇,他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恰如期盼,清晰地展示他未來五年的治港藍圖,並充分顯露競選時的承諾,致力組建「會做事、做成事」的政府,李家超先生強調自己是務實的行政長官,這固然是使命職責所繫,更是民心所盼。

多年以來,困擾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包括產業結構失衡、貧富差距顯著、房屋短缺、青年上流機會不足、醫療安老服務未到位等,未能有效解決。李家超先生表示政府施政以解決市民問題為首位,施政報告宣布全力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落實「基建先行,創造容量」,加快推展多個規劃中基建項目,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的競爭力,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市民期待的全速造地建屋,強化公共醫療體系、助教育增能、關顧老幼弱小等等措施,無疑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長遠大計。總的來說,政府積極推動各項政策及增撥資源,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市民安居樂業燃點希望,是很值得支持的。

在施政報告中重整醫療體制方面,我特別要給一個「讚」。施政報告宣布成立我和團隊倡議十多年的「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香港的基層醫療發展緩慢,面對人口告齡化、慢性病人口比例上升、醫護人手短缺、市民「治未病」意識薄弱、「有病才求醫」等問題夾擊,有必要從預防入手變革,加強社區服務,與家庭醫生建立「醫患關係」,協助市民建立新的求醫觀念。推動「範式轉移」、將本地醫療服務的重心,由「治療」轉至「預防」、由「專科及醫院服務」轉至「社區護理」,由「專業主導」轉至「市民與家庭醫生共議,共同達成診療計劃」,徹底改變市民「經常換醫生(doctor shopping)」的求醫行為,是當前要務。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專責統籌管理公私營界別的基層醫療服務,制訂標準和設立質素保證機制,有助確保服務高質素和符合需求,保障市民健康。

基層醫療為市民在居住及工作的社區提供便捷、全面、持續、協調及以人為本的護理,是個人及家庭在持續醫療過程的第一個接觸點。上屆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努力完成制訂「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框架,應記一功。推動基層醫療,政府無可避免要增加開支,但增撥「治未病」資源可在社區為有病徵的人士「及早診斷」,長遠可減少市民使用公共醫療資源,提升全民健康,值得投放。

基層醫療,講求跨界別合作,各持份者的參與,不可或缺。家庭醫生是市民健康的「守門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扎根社區的私家診所醫生,貢獻了不少力量。醫生會安排有病徵的求診者,接受新冠病毒測試,而經私家診所檢測找出確診者的比率,遠高於透過全民檢測和經普通科門診轉介,若病者因疫情而出現抑鬱或焦慮,家庭醫生更會適時作出輔導,免情況惡化。但由於欠缺資源和誘因,現時不少醫生未能接受與基層醫療或家庭醫學相關的培訓。我建議增加持續進修的誘因,鼓勵更多醫生接受家庭醫學方面的訓練以及在社區內提供更多與基層醫療健康相關的導引課程及持續進修活動。

基層醫療健康是醫療體系重要一環,即使投放大量資源至社區預防護理服務,未必立竿見影,但其帶來的長遠社會效益,包括建立持續醫患關係、促進社會互助互信及減少健康不平等,均非簡單量化指標便可反映。強化地區康健中心功能,統籌為市民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加強公眾教育等,是配合政策的第一步,當然,這並不表示可解決所有問題,但沒有第一步,就沒有下一步。相信社會會會密切留意政府有關政策的詳情及發展,並以大眾福祉為本,共建健康活力香港。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世界家庭醫學組織前任主席及前智經研究中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