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列傳》破3億 中央廣電總台精品文化節目再上新

文/朱九

《大師列傳》講述的故事中,藝術家們用天賦和勤奮創造出屬於自己、屬於人民、屬於這個時代的輝煌,攀登新時代中國文藝的高峰。

「文章貴如布帛菽粟,但求有益於世而已。」這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典籍裏的中國》第二季開篇,修書人陳濟對《永樂大典》的期許。

匯古今之民智,承千載之悠思。不僅是蘊含古代先賢智慧哲理的典籍,五千年中華文脈滋養了浩如煙海的文藝精品,成就了燦若群星的名士大家。《典籍裏的中國》第二季開播一周內,總台再推全新大型文化節目《大師列傳》。

截至10月6日,#70歲畫家為國畫曾遍訪名山大川#、#畫家用國畫記錄蘇翊鳴奪金時刻#、#他從理髮店學徒變成國畫藝術家#、#花鳥畫家的啟蒙之地就像魯迅的百草園#、#畫家16歲開始畫虎畫了近60年#等節目話題相繼登上微博熱搜,相關內容全網閱讀、視頻播放、觸達人次等數據破3億。

懷赤誠之心,與時代同行。這些新時代中國文藝高峰的攀登者,帶來了什麼樣的故事?

▍江山入畫,臻於至美

新時代的中國文藝大家,如何用優秀的文藝作品彰顯中國審美旨趣?

「狀若崇山,又象流波。浩兮湯湯,鬱兮峨峨。」嵇康《琴賦》將琴聲起伏緩急比作高山流水之音。

中國人常說「畫分三科」:人物、花鳥、山水。在中國,自人類生產生活中誕生的音樂、繪畫、詩歌等藝術形式,大多表現人與自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大樂與天地同和。」中華美學講求的知、情、意、行相統一,更是在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基礎上,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實寫照。

《將進酒》
《靜夜思》
《秋詞二首(其一)》

江山入畫,化有形詩意為無形丹青。晴空一鶴排雲上、黃河之水天上來……《大師列傳》充分運用總台自主研發的先進電視科技,為著名畫家王明明的詩意畫帶來了更加沉浸式的美學體驗。

節目結合實時渲染的虛擬場景,黃河之水奔騰而下的速度和力量撲面而來,舉杯的詩人身影身處其中,讓觀眾在中國水墨營造的意境之中,經歷了一曲大開大闔、豪飲高歌。

江山入畫,人在畫中。文藝大家與主持人一同站在巨幅畫卷之前,暢談創作理念,讓現代的光影技術與畫作的古意盎然交相輝映。詩意畫展現了畫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不斷升級迭代的技術支撐,則讓身處現代的觀眾,與千百年前的詩意更好地相遇。

月朗風清、漁樵耕讀,寄情山水、忘情世俗。千百年前的中國文化發展到今天,依然能煥發全新的生命力,攀登新時代的藝術高峰。正如王明明所說,參觀的年輕人非常多,他們覺得這東西好,看得懂、去吸收,這就是傳統繪畫的生命力所在。

▍扎根時代,赤誠求索

新時代的中國文藝大家如何傳承和創新文藝理念,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早在《尚書》中就有關於禮樂教育的記載。一代代薪火相傳的中國文藝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不斷汲取新時代的養分。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大師列傳》中每位文藝大家都談到,師長前輩的教誨讓他們受益終身。「你如果要像柏樹一樣成『大材』,就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挫折。」新海派中國畫藝術家陳家泠學藝期間,在周昌谷、潘天壽、陸儼少3位老師的教導下,「從毛桃變成水蜜桃」,繪畫功底、藝術理解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也找到了為藝術奮鬥終身的目標。

「時代在前進,美景越來越多了,就是鼓勵了畫家要去創作。」70歲厚積薄發藝術青春的陳家泠,在節目中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從上海到衡山,坐飛機高鐵幾小時就能抵達,而在古代即使騎上毛驢這樣的「交通工具」,最少也要幾個月,可能用一生經歷都畫不出。國家興旺,美在不斷變化,為藝術家創作帶來了激情、靈感和動力。

《西湖景色》
《梁家河 可美啦》

山川美、歷史美,加上G20杭州峰會的當代之美,成就了恬淡怡然的《西湖景色》。在和節目現場青年觀眾的問答交流中,有關教育和傳承的問題多次出現。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些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在新時代的文藝作品中不斷傳承和創新,也鼓勵了一代代文藝工作者不斷扎根時代,赤誠求索。

▍大音希聲,美美與共

新時代的中國文藝大家如何與世界優秀文明成果交匯,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

「和如羹焉,水、火、酰、醢、鹽、梅,以烹魚肉。」文明的交流互鑒正如烹飪美食,不同味道相互應和、相互成就。各國人民都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這一點在各國的文藝作品中早有體現。

生於同時代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吸收民間傳說或故事的養料,創作了《牡丹亭》、《羅密歐與朱麗葉》兩部藝術瑰寶。齊白石和畢加索筆下,都飛出過象徵和平的鴿子。

著名指揮家鄭小瑛在節目中談起從小接受的古典音樂教育時,認為人類優秀的音樂作品,給人的情感衝擊和影響是相通的。在革命先輩的激勵下奔赴解放區後,她真正地了解了中國的民間音樂,在指揮家生涯中不斷總結思考、探索創新,將中國原創交響樂作品《土樓迴響》帶給了世界。

「山高自有人開路,水深還有造橋人。」客家山歌與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交響詩篇一路西行,讓「貝多芬聽眾的後代」,和中國藝術家們一起歌唱。

《大師列傳》中多位藝術大家都有過海外學習交流的經歷。這些藝術高峰的攀登者,會如何衡量藝術高峰?鄭小瑛認為,能在國際比賽中獲獎,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們全體人民的音樂文化素質的提高」。

用西方的藝術形式融合中華美學精神,表達中國人的情感,講述中國的故事,讓中國審美、中國標準走向世界。新時代文化藝術的交流互鑒,從反映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開始。

《大師列傳》講述的故事中,藝術家們用天賦和勤奮創造出屬於自己、屬於人民、屬於這個時代的輝煌,攀登新時代中國文藝的高峰。

「《大師列傳》的推出,將我們當代的藝術家們逐漸呈現出來,吸引了很多年輕藝術家的關注,在主流創作中起到了正面的傳播以及引導作用。」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李勁堃

「《大師列傳》這個具有開創意義的大型文化節目立體地呈現藝術家的成長路徑、生動形象地展現其取得的藝術成就以及學界、民眾對其的認知度,使美育獲得更加廣泛、更加深入,也更加有效的傳播。」

——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 尚輝

「節目編排很好,第一集鄭小瑛的故事,尤為振奮人心。《大師列傳》通過每一個藝術家不同的人生經歷,使人民大眾能夠認識、了解藝術家曲折、艱辛成長之路,如何為社會、為人民創造出優秀的精神糧食,讓人民大眾提高文化素養,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信。」

——廣州美術學院二級教授 方楚雄

「通過一位位文化傳薪者的藝術履痕、演播室對談和師說論道,讓大眾再次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他們在為國為民為藝術的堅守之路上,抱守的風骨、使命擔當和拓新精神。」

——王子武藝術研究院院長、燕和中國畫學會會長 王小燕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

懷赤誠之心,與時代同行。從《典籍裏的中國》《詩畫中國》《美術裏的中國》到《大師列傳》,總台精品不斷,這些節目從五千年中華文脈中汲取生生不息的養分,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美學精神在新時代綻放的閃耀光輝。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