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樹專才奇缺 1人負責2.6萬棵

(大公報記者 古倬勳、蔡文豪)上月何文田巴富街塌樹,壓毀校巴等四輛車。發展局樹木管理辦事處(樹木辦)成立專責組檢視事故,並要求所有樹木保養部門覆檢其轄下路旁的大型鳳凰木。有樹木專家與大公報記者日前到多處實測,發現有不少樹木潛在倒塌危機。

現時政府九個保養樹木部門人手不足,具樹木專業資格者更嚴重短缺,其中建築署平均1人負責保養2.6萬棵樹木。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多用新科技,提升驗樹效率。

大公報記者最近相約樹木專家張兆榮前往數個潛在塌樹黑點,發現危樹處處。其中在慈雲山慈樂邨,部分樹木大面積的樹冠覆蓋了行人路和行車道,例如雲華街的台灣相思,其大面積的樹冠覆蓋了行人路和行車道,部分樹木更出現枯萎的情況。另外,雙鳳街的耳果相思的樹冠,同樣生長出至行人路和行車道,上述道路平日有不少行人和車輛經過。

曾任職康文署的康樂事務學會(亞太區)會長的張兆榮指出,根據政府檢驗樹木指引,上述已屬危塌樹木,「樹根起晒,又有大窿,整棵樹呈45度角,一旦塌下來,人同車走都走唔切,隨時搞出人命!」他指:「一旦啲樹枯萎,就代表有機會塌,相關政府部門應該要即時處理危樹。」

沒掛樹牌 市民難投訴

另一個危樹黑點位於亞皆老街。在亞皆老街球場巴士站的行人路,以及在亞皆老街沿路的樹木,供樹根生長的泥土面積非常小,有樹根更長出在行人路外,有時會見到有車輛壓過樹根,令樹根受損。張兆榮指出,一棵樹的樹冠長度有十幾米,但種在行人路上的樹木僅預留1米多乘1米多的泥土空間,令它們無法向外生長和支撐,隨時失去平衡倒塌。他批評當局並沒有周詳考慮將適合的樹木種植在適合生長的地點。

記者亦發現部分上述樹木未有掛上政府部門用作紀錄的樹牌,更有樹牌的鐵線嵌入在樹幹內,同時發現有螞蟻侵蝕部分樹木,明顯見到樹皮脫落。張兆榮指出,政府部門種植的樹木理應掛上樹牌,但亞皆老街的部分樹木卻不見樹牌,未見有人及時掛上去,「啲樹牌都唔喺度,你叫市民點樣投訴有問題樹木?又點知道向邊嗰部門投訴?」反映當局無及時處理問題樹木,任由它們的健康情況惡化。

翻查政府資料,2020年經過高人流車流地點的樹木數量有94.39萬棵,惟各政府部門具樹藝專業資格人數只有485人,即平均每名具專業資格人士要管理1946棵樹。而各政府部門管理的樹木和具資格人士的比例亦嚴重失衡,例如建築署只有4名具樹木相關專業資格人員管理105700棵樹,總管樹人數亦只有5人;而水務署亦只有2名專業人員,總樹木管理人員只有16名,管理4700棵樹,即平均建築署1名樹木專家管理26425棵;水務署則1名專業管理2350棵樹。

康文署稱曾評估風險

康文署回覆表示,位於亞皆老街遊樂場巴士站旁種植的木棉和盾柱木,及亞皆老街旁小園地的樹頭菜是由康文署負責護養工作。署方分別於去年12月為該棵木棉及今年4月為該棵盾柱木及樹頭菜進行風險評估,近日亦派員到場檢查該些樹木,證實其結構及生長情況正常。至於《大公報》照片中顯示的亞皆老街旁小園地鬆脫的樹牌已重新加固,署方會陸續換上印有樹木的中英文名、學名等基本資料和二維條碼標籤的樹牌。

另外慈雲山的危樹,房屋署回覆表示,十分重視公屋居民的安全,聘請樹木護養承辦商進行一年一度的大型樹木風險評估外,亦安排承辦商每月巡視,及採取適切的樹木維護工作,如修剪樹冠枯枝和斷枝、進行疏剪和提升樹冠、遇有病蟲害發生時施放農藥等措施,確保樹木健康安全地生長。上月,承辦商在慈樂邨進行每月樹木檢查,發現編號TL-T0489的台灣相思健康狀況欠佳,該樹現階段沒有即時危險,基於公眾安全考慮,署方現正按建議安排樹木移除,受影響範圍現已圍封。至於編號TL-T1412的耳果相思及編號TL-T1423的台灣相思,在過去一年的風險評估和每月的巡查均無發現生長異常,承辦商會繼續定期巡查及留意其情況。

(來源:大公報A14:港聞 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