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律師陪審員展所長 化解跨境商事糾紛

大灣區在司法規則方面不斷銜接,為香港律師灣區執業提供便利。圖為粵港澳律師在一起商討業務。(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

(大公報記者 李望賢)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以來,三地在多個領域進行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嘗試突破,取得豐碩成果,推動着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更好實現融合發展。今年7月以來,廣東省司法廳為多名港澳律師發出了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證書,被視為大灣區在暢通司法規則銜接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共開展兩次,有400多名港澳律師考試及格。此外,深圳前海不斷完善香港地區陪審員工作機制,提升了前海法院涉外案件審理的專業化水平。

歷經一年多的培訓和考試,香港律師吳樂茗獲得「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證」。他感慨,新的機遇源於大灣區在法治方面的不斷銜接融合,為香港律師灣區執業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法治創新有利於營商環境提升,也吸引了更多跨國企業來到大灣區發展,擴大了法律服務市場。作為深圳首批三個「粵港澳大灣區律師」之一,選擇在前海執業,正是因為前海作為法治先行示範區,一直以來致力於打造與香港相仿的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深港法律規則銜接。

港陪審員與法官組合議庭審案

數據顯示,前海共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13842件,其中涉港案件9240件,數量全國第一。今年1月,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對外宣布啟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掛牌成立,來自港澳地區的149名仲裁員受聘,成功調解商事糾紛案件超600件。

相對於傳統法院原、被告席位面對面的布置,前海人民法院審判庭參考了香港法庭的布置,席位共同面向法官。除了設置相類,這裏的案件處理也很「港味」,香港調解員、陪審員也能參與到前海法院的審判工作中。據悉,前海法院先後選任了兩批32名香港地區陪審員,與法官組成合議庭審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在案件審理中與法官享有同等權力,履行同等職責。截至2022年7月,香港地區陪審員共參審案件773件。長期在深港兩地從事貿易的黃耀武,是前海法院選任的第二批香港地區專家陪審員之一。任職以來,他在前海法院參與了百餘宗案件的審理。「除了為合議庭提供關於香港法律、交易習慣等方面的意見,我還能發揮個人調解的專長,幫助當事人選擇更好的糾紛解決方式。」

特邀香港調解員 巧用微信架橋樑

內地─香港聯合調解中心學術研究及發展委員會主席徐晶是前海法院香港地區特邀調解員。今年3月,她接收了一件涉港民間借貸糾紛,原告陳女士與被告之一的陳先生是內地居民,另一被告譚女士則是香港居民。因雙方是親戚,陳女士曾經代陳先生償還過121餘萬元的借款,由譚女士為借款擔保。但借款到期後,陳先生並未還錢,雙方協商未果,陳女士訴至前海法院要求陳先生和譚女士償還借款。

徐晶通過「深融多元化平台」收到案件後,通過微信聯絡到了三位當事人進行溝通,建立了調解群組。「通常不會用香港電話直接撥打內地當事人手機進行聯繫,因為境外電話,很有可能被當事人誤認為是『電信詐騙』,不利於調解工作的開展。」憑藉豐富的調解經驗,徐晶通過幾番周折,終於讓當事人從不積極回應調解員,到配合調解員進行調解,根據雙方的意見,她草擬好了調解協議框架,又再度開展「背對背」調解,多次單獨溝通,最後,她協調當事人使用「深圳移動微法院」視頻調解,在線確認並簽署了調解協議,圓滿完成一件糾紛調解。這是前海法院在港陪審員之外的又一創新之舉,成立ADR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公開選任港澳地區特邀調解員,幫助當事人高效化解跨境糾紛。據悉,徐晶受聘6年以來已經參與調解超過500個案件。

(來源:大公報A5:內地 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