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員何祥英:京族姑娘海洋情 保護生態廿二載

何祥英
女,1978年2月生,京族,籍貫廣西防城港,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主任。2000年,從廣西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成為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的一員。2012年,升任監測中心負責人。2014年6月,當選中共防城港市海洋局第三支部書記。 2015年9月,任防城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主任。 2022年,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
在22年的奮鬥歷程中,她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幹部職工推動防城港市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預報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她的帶領下,該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實驗室檢測能力顯著提升。2015年,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通過資質認證的項目從原來的35項增加到65項,2021年達84項。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萍)一手拿着長長的試管,另一手拿着裝着海水樣品的瓶子,防城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主任何祥英眼睛緊緊盯着試管,一臉認真地向年輕的檢測員們示範正確的檢測操作手法。何祥英是京族姑娘,京族是中國唯一的海洋民族,因此畢業後的何祥英毅然選擇回到自幼與她為伴的海洋,常年在防城港長達5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奔波忙碌,成為了守衛那片蔚藍海洋的「守護者」。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京族姑娘,自幼與海為伴,靠海吃海,可以說萬尾這片海灘就像母親一樣一直養育着我,我對這片海的感情也特別深厚。」何祥英偏着頭回憶道,小時候家裏窮,母親就帶着兄妹兩人到海邊耙螺、抓蝦、撈魚,在食不果腹的時候,海鮮豐富了何祥英家裏的餐桌;長大後,何祥英的母親到農貿市場靠賣海鮮掙錢,供兄妹倆完成了學業。「如今,靠着大海的饋贈,京族人民早已脫貧致富,而我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回饋這片養育過我們的海洋。」於是,2000年大學畢業後,何祥英堅定地選擇回到家鄉。

難捨鄉情 從事海洋事業

彼時,為提升邊境地區海洋環境監測能力,有關部門正計劃在防城港籌建市級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急需生物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看到消息後,何祥英想都沒想就報名回家鄉,成為防城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的一員,並參與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的籌建工作。「單位剛籌建,各方面條件比較簡陋,硬件上包括實驗室小、儀器少等。在軟件方面,我們的4名工作人員均未從事過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沒有經驗、設備簡陋,何祥英和同事們只能硬着頭皮迎難而上。

「不會的知識就多查閱資料,不熟悉的實驗操作步驟就反覆練習。」工作經驗不足,何祥英就和同事們及時歸納總結,並赴廣州、深圳等具有先進經驗的地方學習,邀請專家進行培訓學習。經過團隊不斷的努力,2004年,防城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通過了國家級實驗室資質認證評審,成為首批通過國家級資質認證評審的地市級海洋監測機構。回憶起當年那段「崢嶸歲月」,何祥英不禁感嘆道:「那段日子讓我懂得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也成為我最寶貴的人生經歷。」

柔肩挑重擔 克服暈船出海採樣

除了硬件、技術方面的難題,對於海洋監測員而言,出海採樣也並不簡單。「海洋環境監測採集的樣品不僅僅是海水,還包括了海洋沉積物、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等。」何祥英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每次採樣,她需要和同事到5公里以外的海域,海上天氣複雜多變,監測採樣也時常會遭遇急風驟雨、濁浪排空,採樣船在海上搖搖晃晃時,監測員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暈船症狀。「暈船也得忍着,把每航次各站點的樣品採完,不然錯過當月的潮水期,就沒有辦法採集符合時空要求的樣品,沒法得到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了。」何祥英解釋道。

從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22年的何祥英平日裏紮着馬尾,對待同事溫柔而親和,但在工作上她卻有一股與溫柔外表所不同的倔勁。工作以來,何祥英參加出海調查採樣560多次,實驗室檢測分析數據1萬多組,審核監測報表報告630多份,組織完成1個國家級、1個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海洋環境調查項目和4次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海洋應急監測演練工作,7次主編年度防城港市級海洋環境狀況公報。用一份份有說服力的數據和調研報告,為當地政府部門推動海洋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決策依據。

守衛好北部灣「一片蔚藍」

何祥英(右一)正在示範正確的檢測操作手法。 受訪者供圖

「趁赴京之前的工作之餘,我還去做了一些和工作相關的調研,我不僅是一名海洋監測工作人員,也是邊境少數民族代表,我希望通過走訪群眾,將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以及群眾發展願景帶到大會。」隨着赴京參會的日子臨近,何祥英也在緊張整理調研結果,希望把廣西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帶到大會上分享。「我已經從事海洋事業超過20年,這些年來,我親眼見證了海洋環境的改善,也親身感受到民眾在保護海洋環境方面的意識不斷增強。」

夏季,防城港的紅樹林裏一副生機盎然的景象:成群的白鷺或展翅飛翔,或蜷臥鳧水;樹下灘塗的招潮蟹來回穿梭……據了解,通過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紅樹林多舉措地保護、修復,如今防城港紅樹林面積達到2,016.2公頃,有紅樹林樹種18種,涵蓋了廣西所有原生紅樹林品種。「紅樹林面積逐漸恢復,正是廣西保護海洋環境取得成效的典型例子,無論是政府的各項政策制定,還是民眾的保護意識得到提高,都證明了經過各方的努力,海洋環境正在不斷得到改善。」談到和自己專業領域有關的話題,何祥英一下就打開了話匣子。

「而且近年來的監測數據,也印證了海洋環境的不斷改善。」何祥英介紹說,近年來,廣西海域相繼出現布氏鯨、中華白海豚等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指示物種,牠們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只選擇水質優良、魚類豐富、生態健康的海域作為棲息地,從而也進一步證明了廣西北部灣海域良好的生態環境。「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海洋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我也希望自己能繼續做好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守衛好北部灣的這一片蔚藍海域。」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要聞 202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