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會主任袁琴:社區貼心小棉襖 居民冷暖掛心間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亞明)去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金陽街道金元社區考察,對社區黨總支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創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三感社區」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強調 「基層強則天下強,基層安則天下安」,既高屋建瓴指明方向,又充滿殷殷囑託和希望。觀山湖區金陽街道金元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袁琴始終牢記總書記的話,把居民生活放在心上。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76歲的金元社區居民張琴動情地說,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袁琴是她的貼身「小棉襖」。「工作中有困難,袁姐總是衝在最前面;居民家中有麻煩,無論再晚她都會第一時間趕到……」同事們親切地稱袁琴為知心大姐,居民誇讚她是貼心「小棉襖」。
從國有企業退休後袁琴進入社區工作,她最初給人的印象就是愛管「閒事」。「閒事」管多了,大家就和她熟悉起來了。在相互熟悉的過程中,袁琴發現金元社區的一萬多常駐人口中,大約13%是65歲以上的老人。而且,大多數都是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有感於此,袁琴發起組成由社工和志願者構成的「小棉襖」服務隊,致力把鄰里之間的相互扶助,變成常態化的工作內容。袁琴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這些空巢老人生活當中有很多不便之處,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更主要的是心裏落寞、沒有寄託。所以,每逢中秋、重陽、春節等傳統節日,「小棉襖」服務隊都會前往這些老人家中看望,送上小禮物,陪着老人說說話。
2020年初,78歲的社區居民楊清華老人痛失老伴,加上那時疫情初起,遠在外地的兒女不能來陪伴她。「小棉襖」們了解情況之後,每天去陪着楊奶奶,和奶奶聊天,終於讓她從失去老伴的悲痛中走了出來。去年春節前夕,楊奶奶對着前來採訪的央視鏡頭對兒女說,「你們就安心在外地過年,不用擔心我,有社區的小同志們在,這個春節我啥都不缺!」
建醫療服務站為居民服務
有一次,78歲的宋順華在與袁琴聊天時提到,他有三十多年高血壓病史,平常用電子血壓計測量,但經常測不準。原本只是閒聊,但袁琴把這事記在了心上。十多天後,袁琴打電話給宋順華,「社區爭取到了一個醫療服務點,以後量血壓、測血糖可以到服務點了。」原來袁琴爭取到上級領導的支持,把她社區辦公室騰了出來,一個小小的社區醫療服務點就算建成了。後來這個「點」又擴展成了「站」,從小小的辦公室搬到了現在兩三百平米的地方。服務站平常有三位醫務人員給大家服務,每周一至五的下午,還有一位全科醫生給大家看病。一些頭疼發熱的小病,不出社區就可以解決。
辦養老服務站和老年學校
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近幾年來,金元社區先後興辦了養老服務站和老年學校。養老服務站是袁琴協調小區開發商無償提供三百多平米的場地建成。她通過第三方招標引進一家餐飲機構,又爭取到政府的固定補貼,給小區居民提供價廉物美的伙食,老人和學生吃飯都有優惠。老年學校有太極拳、瑜伽、舞蹈、書畫等科目。社區居民、86歲的省圖書館退休老幹部龍志貴經常擔任文藝類活動的總策劃和總導演。他說,剛搬來時大家都不熟悉,現在有了老年學校,大家都參與各種活動,慢慢地也就熟悉了起來。
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她
2020年2月中旬,金元轄區接連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和一例無症狀感染者,這無疑給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沉重一擊。
「請袁主任立即安排網格員上門核實患者的相關情況……」這是當時街道領導給袁琴打的電話,「我是黨員,又是居委會主任,我去!」袁琴回覆道。戴着口罩,沒有其它任何防疫裝備,袁琴立即帶着一名網格員上門進行核實。後來袁琴說,「說不害怕是假的,但當時情況緊急,來不及細想,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念頭就是一定要把情況搞清楚,把防疫工作開展好。」由於與確診病人家屬進行過密切接觸,需要居家隔離,隔離期間袁琴就只能通過電話、微信參與防疫工作。
袁琴說,隔離在家那幾天是最煎熬的,除了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還要思考轄區出現確診患者,疫情防控工作該怎樣開展。除去被封樓棟的180戶279人,還有小區其他10,000多居民,如何安撫好、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成為當前的緊急任務。在醫院核酸檢測呈陰性以及CT值正常,確定身體狀況無異常之後,袁琴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跟大家一起戰鬥在抗疫一線。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要聞 2022/10/0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