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列傳 | 王明明:入詩情畫境 寫時代新風

2022年6月,在北京畫院美術館的一個展覽上,一百首經典詩詞以傳統水墨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它的作者就是著名畫家王明明。他以詩入畫,以畫抒懷,用十三年孜孜以求的精神,創作了一部畫與詩、今與古的時空交響。

「苦老(李苦禪)第一次見我時送了我兩個非常珍貴的小陶瓷擺件,一個公雞、一個小馬……」

「1958年,在王府井的和平畫店,很多藝術家都在那裏面筆會,現場畫,誰要買就買走,我爸爸就帶我去了。去了以後我就看他們畫畫,那個時候我也有一點兒小名氣,人家認識我,說這是個小畫家。很多老畫家就說,讓小畫家也畫一張,我當時畫了一張鮭魚,上頭拴着一個繩兒。大家都很高興,說大畫家賣多少錢,小畫家也賣多少錢,後來還讓另外一個畫家買走。這個時候李苦禪先生就過來,他也非常喜歡我,跟我父親說,你有時間帶孩子到我家來,我給他看看畫。就這樣,我們就去了。今天我也帶來了兩個非常珍貴的小的陶瓷擺件,一個公雞、一個小馬,這是苦老(李苦禪)第一次見到我的時候,臨走時他送的。所以就一直在珍藏着這個。

苦禪先生給我做了很多課徒稿。他說,我示範給明明看,是要增加他的膽魄,不以其技法限其本能。他就是說我的技法不要限制你的這種心性。我覺得他作為一個教育家,告訴孩子你不要臨摹我,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李苦禪課徒稿(局部)

「我在工廠一待待了十年,雖然條件非常艱苦。十年時間我總結起來,完成了繪畫中的重要轉型……」

1969年,十七歲的王明明正值青春花季,對繪畫藝術懷揣無限的憧憬。然而就在這一年,他的繪畫之路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王明明被分配到北京手扶拖拉機廠,成為一名銑工。手中的畫筆變成了一把切割加工金屬零件的銑刀,每天工作結束後,他的雙臂都疲憊、酸脹。但是王明明並沒有因此消沉,反而抓緊一切空閑時間習畫,背起畫夾到處寫生。

王明明寫生作品(局部)

有時剛離開車間,手還累得發抖,他就先畫大線條枝幹,等體力恢復一些再勾勒細節局部。就這樣,王明明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以樂觀自信的心態繼續磨練、提升畫技,不斷取得進步。

《漁民》(局部)

「在工廠裏我一待待了十年,雖然條件非常地艱苦,那個時候業餘的時間,那就到周邊的郊區就去畫速寫。我覺得十年時間我總結起來,我完成了繪畫中的重要的轉型,就是對造型的訓練,對創作的基本的規律把握。」

「這個時候我就決定要從題材拉開距離。就是畫古代題材,慢慢地去進入傳統繪畫之中。我覺得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是個活水……」

1977年,王明明在恩師周思聰的提攜下,獲得了特招進入北京畫院的機會。進入北京畫院後,他抓住一切機會向身邊的名師請教,積極學習實踐,人物、山水、花鳥乃至書法,不斷充實自己。然而,就在他眼界大開、兼收並蓄的同時,也造成了創作風格上的雜糅。

如何才能另闢蹊徑,在畫壇上獨樹一幟?王明明開始了長久的思考。

「就是說你自己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往哪條路上走?如何跟老師拉開距離,不是背叛老師,我覺得藝術就要有自己的主見。包括周思聰、盧沉等幾位老師,在我藝術創作中起重要作用。可是我在畫現實題材的時候,跟他們就靠得很近,所以這個時候我就決定要從題材拉開距離。就是畫古代題材,慢慢地去進入傳統繪畫之中。這個時候我覺得,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是個活水。」

「你要從歷史的長河裏邊去確定的話,你就會有信心,我認識到中國的藝術必須按中國的來走。」

1980年,王明明以杜甫的《春望》為題材,創作了歷史人物畫《杜甫》。作品中,他在遵循傳統筆墨規律的基礎上,塑造了杜甫的形象,並大膽借鑒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在畫面背景裏疊加了詩中涉及的人物群像。這種畫出詩人構思意境的想法非常有新意。

1981年,王明明又把目光投向另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他前往汨羅江採風,創作了歷史人物畫《招魂》。這幅作品中,他在藝術上的探索更進一步。屈原的形象若隱若現於煙氣之間,更有力地表達了詩歌的主題與意境。從此以後,王明明似乎找到了一種與前輩不同的藝術表達,那就是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用今天的視角與傳統對話。

《招魂》(局部)

然而,就在王明明剛剛找到自己的創作方向時,又一個新的困境不期而至。那時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東西方文化碰撞之下,西方藝術大量湧入,使得很多中國傳統藝術的觀念和方法,開始受到質疑,王明明和身邊不少傳統國畫家陷入到困惑之中。

「那個時候的確對中國畫的衝擊非常大,基本上否定了中國畫的方法。大家很迷茫,不知道是學習西方好還是學習傳統好。

我1983年去了一次法國,去了十天。我看到了很多博物館的畫,當時也非常震撼,可是我回來以後很多朋友問我,你覺得法國怎麼樣?我說太棒了,第一次出國,以前沒有看到那麼多西方的繪畫。他說你變不變,那個時候我也沒改變。

你要從歷史的長河裏邊去確定的話,你就會有信心,我認識到中國的藝術必須得按中國的來走。所以這個時候它不在樣式,它是整個內心的文化,給它以什麼樣的支撐,你要表現中國的最本質的東西。」

「我做人、幹工作是入世的;我的作品能讓人靜下來,是出世的。」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王明明遍訪名山大川,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他將自己遊歷時的感悟繪諸筆端,在自然山水間與古人進行心靈對話。

1988年,王明明創作了第一部手卷《東坡先生承天夜遊圖》,而另一部手卷《東坡赤壁懷古圖》,則更體現了王明明繪畫風格的成熟。王明明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創作方向:以詩意畫為抓手向傳統溯源,入詩情畫境,寫時代新風。

從2006年起,王明明開始構思創作一套冊頁,將他多年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通過詩意畫的方式表達出來。他畫「念天地之悠悠」的曠遠,畫「但願人長久」的浪漫,畫「勸君更盡一杯酒」的深情,王明明越畫越純熟,漸成風格。

「我是1978年到了北京畫院,1987年北京畫院就看我年輕,就讓我當藝術室主任,1990年當北京畫院副院長,2000年接畫院主持畫院,一直到2017年底。很多朋友問我說你工作那麼忙,可是你畫的畫是靜的。我說我做人、我幹工作是入世的;可是我畫出來的作品讓人靜下來,是出世的。所以在我的藝術生涯中,真正畫畫的時間非常少,實際上很多都在一種業餘狀態。

2006年到2007年畫了一些,畫了二十張後來也就放下了,2015年以後我才打開再去看,可以陸續地畫,多半是我離開這個崗位,2017到2019年把它完成的。很多人問你幹嗎不用最短的時間畫出來?其實完全可以,你要做好計劃可以畫出來。

我覺得這麼多年我的一個收穫是什麼?讀詩,去畫一張一張的詩意畫,實際上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理解的過程。所以中國畫難就難在我的體會,就是你慢慢積累的一個時期,它所悟到的東西都不一樣,它有一個時間的過程和一個釀酒一樣的轉化過程。」

《秋詞二首(其一)》
《靜夜思》
《將進酒》

王明明:入詩情畫境 寫時代新風

中國畫發展到今天,對於中國畫的這個創新與繼承的問題,我覺得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習總書記對於這個傳統藝術的傳統文化的這個傳承,講得非常地精闢,他是戰略上的一個整體思考,非常有戰略意義的。中國畫如何進入藝術高峰?思考這個問題,一個是學習傳統,一個是面向傳統如何去繼承。

我在接待幾個歐洲的博物館館長的時候,我去請他們看我們畫院的齊白石的作品,他們非常地欣賞。有些作品也是二十世紀的大師畫的山水畫,他們看完了沒有任何的表示。可是這個大師是一個我們看已經是非常傳統了,可是他有西方的有些痕迹,並不是中國的。我從他們歐洲博物館館長的眼神裏頭都看出來,他們在尋找的是與他們風格和他們所體現的畫家的不同的特殊性。齊白石就是一個代表。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畫特有的東西,那我們必須給它保留和強化。

我一直在尋找什麼是中國精神,什麼是中國的意境。我有一個體會,在尋找中國意境、中國境界和中國精神的時候,只有我們中國從老祖宗那邊,從一脈相承的裏邊去尋找這些大道,去提取中間的營養和基因,這才是我們最後能掐出來的形而上精神的東西——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

我特別地欣慰的是,最近這些年,我去看很多的古代經典的這個博物館的時候,參觀的年輕人非常多。他們是覺得這東西好,看得懂、去吸收,這個就預示着就是說我們傳統繪畫的這種生命力。

作為一個中國畫家,有靈性、修養好、人品好、畫風正,這個很重要,對社會你產生什麼樣的效應?社會責任在哪兒?對文化建設你要起什麼樣的作用?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很多獨立思考的東西,是心胸問題、眼界問題,要畫到那個高度才能留住。沒有產生有說服力的作品,一切我覺得都是蒼白的。

二十一世紀中,中國畫家處在一個條件非常優越的時代。從單純的筆墨追求中走出來,融入這個時代。去研究傳統,去體悟傳統,從我們的最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找這樣的答案,以自己的擅長為基礎去實踐,才能找出來我們中國特有的藝術之魂。

從當年的「畫壇神童」到今天的國畫大師,王明明這一路走來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藝術之旅?

讓我們跟隨他的一幅幅繪畫作品,走進他的藝術人生……

(來源:央視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