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時評|更改貧窮線計法 開新篇精準扶貧

香港貧窮問題嚴重,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昨日出席立法會改革扶貧政策和策略小組委員會討論扶貧政策時表示,現行以相對貧窮概念擬定的「貧窮線」有不足之處,包括始終未能觸及資產計算,而且即使經濟整體有改善,但限於相對貧窮的概念,變相總有人在貧窮線下,未來會積極研究精準扶貧,有方案會對外公布。

孫玉菡走馬上任後,連月來頻頻落區聆聽基層心聲,日前還與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一起探訪劏房戶,據悉對基層的窘況感到震撼。他能察覺到過往扶貧工作常被忽略的因素,並不令人意外。事實上,政府於2013年採用「相對貧窮」概念來制定貧窮線,以每月住戶入息中位數的50%劃分,此方法存在不少缺陷。單憑收入界定貧窮,正如孫玉菡局長所說,未能觸及資產計算。換言之,被定義為「窮人」的,有可能是低收入或沒有收入,但卻衣食無憂兼且坐擁千萬元資產的富翁。此外,中位數亦無關收入的最大和最小數值。因此,以此定義想要找出最有需要受助的群體,難免如同盲人摸象,摸到象腿說是柱子,摸到尾巴說是蛇,難以聚焦進行精準扶貧。

目前,採用「相對貧窮」概念的多數是奉行福利主義的國家,因為他們的稅率高、稅項繁多。但香港的稅率低、稅基窄,並不適宜採用「相對貧窮」。事實上,中國內地、世界銀行和美國等都採用「絕對貧窮」概念來量度貧窮,都是以解決衣、食、住、行和社交活動等基本所需的金額為基準。例如世銀的國際貧窮標準線是每人每日收入低於1.9美元;而美國2021年四人家庭的貧窮線定為家庭年所得約27,740美元。採用「絕對貧窮」的好處是能更真實地反映貧窮人口情況,能夠幫助政府識別真正困難人口,從而集中資源施以援手。

特區政府想幫助基層脫貧,便需要處理好貧窮線這個客觀準則,才能更科學化地找出最需要優先支援的弱勢群組,然後對症下藥,精準幫扶。但歸根究柢,本港貧窮問題惡化的主因是經濟結構過於單調,低學歷或低技術市民的就業選擇不多,因而較難自力脫貧。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新一屆政府應加大投資,引領產業升級轉型,做大經濟蛋糕,創造更多元化的職位,讓基層有更多選擇,扶貧工作自然事半功倍。

(來源:香港仔P02 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