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碳捕集基地領跑全球 年減排100萬噸

(大公報 記者 殷江宏、胡卧龍)中國最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範基地、全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日前正式注氣運行。該項目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CO2)100萬噸,相當於植樹近900萬棵。據悉,經該技術提純的二氧化碳注入油井,可增加原油流動性,大幅提高石油採收率,預計15年增油近300萬噸。專家表示,該項目投產,對搭建「人工碳循環」產業鏈,支撐國家能源安全均具有重要意義,將有效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

CCUS是應對氣候變化重要技術

進入九月,位於黃河入海口的勝利油田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這裏,正在進行一場低碳經濟下的石油工業革新,有人稱之為 「工業森林」。每天,50餘台裝有液態二氧化碳的運輸車從山東淄博開出,把齊魯石化煤氣化裝置尾氣中捕集純化的二氧化碳運送到這裏,注入地下3000米深的油藏。

預計15年增產300萬噸油

「這是國內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覆蓋特低滲透油藏儲量2500多萬噸,共部署73口注入井,設計15年累計注入1000餘萬噸二氧化碳,增油近300萬噸,採收率提高12個百分點以上。」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高級專家、勝利油田CCUS項目部經理陳軍表示,此次投產的中石化「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於2021年7月啟動建設,由齊魯石化負責二氧化碳的捕集,勝利油田負責運輸、利用驅油和封存。項目的建成對於破解中國油田開發難題、提高油氣產量、降低油氣開採成本等均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CCUS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英文縮寫,是一把解特鎖低滲透油藏高效開發的「金鑰匙」。

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豐15區塊二氧化碳1站現場(受訪者供圖)

據陳軍介紹,隨着試驗不斷深入,勝利油田在全國首創形成二氧化碳高壓混相驅核心技術並取得礦場應用突破。「『高壓混相驅』是基於低滲透油田的開發技術,它的最大好處是使二氧化碳和原油在地層的混相程度能夠從40%提高到90%,驅油效率可以提高將近30個百分點,這在國際上是比較超前的。」

在輸送環節,目前,齊魯石化捕集的二氧化碳採用陸上車輛運輸方式,送至勝利油田進行驅油封存。預計今年底,齊魯石化至勝利油田的百公里二氧化碳輸送管道投產,屆時將在全國首次實現二氧化碳長距離超臨界壓力管輸。

中國CCUS碳市場逾10億噸

「我們即將啟動第二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按照規劃,到2025年勝利油田CCUS應用規模達到300萬噸/年,至2035年達到1000萬噸/年。」陳軍說。

根據規劃,中國2030年前將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有專家表示,中國未來有10億多噸碳排放量可能要依靠CCUS來實現中和。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日前表示,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潛力巨大,且具備大規模捕集利用與封存的工程能力。發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可以較大幅提高低品位資源的開發利用率,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撐。

話你知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簡稱CCUS,是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捕獲提純,使其純度達到99%;經過提純後的二氧化碳,通過低溫運輸至油田,再經注氣站注入油藏,增加原油流動性,驅替油藏微孔中的原油,大幅提高石油採收率。在含油地層中,二氧化碳還可通過置換油氣、溶解和礦化作用實現地下封存,也可以將其注入油氣井、深部高含鹽水層以及無法開採的煤層中封存,從而達到減排的效果。該技術具備實現大規模溫室氣體減排和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協同作用,是未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技術選擇之一。

科研人員正在開展CCUS相關實驗(受訪者供圖)

裝備100%國產 海外同行熱議

「總投資3.74億元人民幣的碳捕集裝置,僅用時96天就全面建成,克服了低溫施工等困難,可以說是一個奇跡。同時,碳捕集裝置的設備實現了100%國產化。」看着一輛輛罐車,將捕集加工後的液態二氧化碳,源源不斷地運往勝利油田,齊魯石化第二化肥廠生產技術科科長耿濤感到非常自豪。

據耿濤介紹,作為中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齊魯石化的碳捕集裝置在設計之初就定位為行業標桿示範裝置,目的就是為了今後能夠將CCUS技術,包括整個產業鏈進行推廣。經過考察論證,決定整套裝置全部使用國產設備。今年4月1日,項目進行試生產投料開車。4月3日,打通全流程,產出合格的二氧化碳產品,試生產一次成功。

「目前來看,捕集裝置表現非常穩定,可以說我們的國產設備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耿濤表示,百萬噸級的碳捕集項目在國外也不多見,目前該項目引起了海外同行的關注,外國相關公司也對進入中國碳捕集市場充滿期待。

師徒四代探索 闢產業化新路

「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近日建成運行,當中凝聚着勝利油田4代科研工作者5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

1965年,曹銀盛從西南石油學院畢業後來到923廠(勝利油田前身)地質所實驗組工作,成為勝利油田二氧化碳驅油研究第一人。30年後,原勝利油田地質院成立氣驅研究室,李向良等3人成為曹銀盛的徒弟,4個人開始了二氧化碳「驅的室內基礎研究」。2001年,曹銀盛退休,李雪松進入氣驅實驗室,和師傅李向良一起完成了「長岩心物理模擬裝置」的調試工作。

從之前的二氧化碳驅的以提高採收率為主,到CCUS的二氧化碳利用和封存並舉,李雪松的研究重點轉向了二氧化碳封存的防竄技術研究。2019年,李雪松迎來了他的博士後徒弟──鄭文寬,二氧化碳理論研究有了第四代傳人,物理模擬從一維向二維、三維拓展,讓物理模型和實際油藏相似,實現通過實驗觀察油藏、通過實驗指導開發、通過實驗預測效果,為中國CCUS產業化發展鋪就了一條未來之路。

(來源:大公報A6 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