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個老會館將煥新顏 打造中外文明交流平台

北京多個老會館將煥新顏,打造中外文明交流平台。圖為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第一家會館蕪湖會館情況。記者馬曉芳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北京報道)會館承載多樣地域文化,是歷史留給北京的獨特文化遺產。北京市東城區首批煥發會館活力合作徵集項目23日在台灣會館正式發布,包括廣東平鎮會館、安徽太平縣會館、江西新建會館、湖北黃岡會館等首批十個會館空間,將煥發新時代活力。記者從現場獲悉,經過修繕提升,諸多老會館未來將各具特色,在文化和科技共同加持下,成為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平台,助力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

會館肇始於明代初期,當時就是同籍貫、同行業之人在京城設立的為同鄉、同行提供集會、寄寓的房舍,是北京城市發展的親歷者,也是首都文化開放融合、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重要見證。一座會館就是一部生動的社會變遷史,每一處都有着自己獨特的精彩故事,傳遞着北京獨特的歷史文化信息。老會館,新場景。據介紹,本次公開徵集合作,將全面落地煥發會館文化活力政策的18條舉措,體現系統保護與集中利用相結合、內涵挖掘與創新展示相結合、特色呈現與兼容並蓄相結合、文化引領與價值轉化相結合四個原則,通過深挖會館舊址地域特色,加強區域文化共融共通,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保護利用新模式,將會館群落打造成為彰顯首都文化形象的新地標。

記者獲悉,北京東城區本次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包括會館運營主體、創新合作項目兩類。廣泛徵集具有文物活化利用能力的會館運營主體,包括且不限於各省市文化、商業機構、社會組織,商會、地方知名企業等,形成多元文化資源導入、優質文化人才集聚、創意文化活力迸發的運營新機制。同時廣泛徵集具有文化創造力、文化潮流引領力的創新合作項目,創新構建創新合作資源庫,深度推動戲劇、演出、藝術、商業及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充分調動各省市地商會、文化單位、社會組織積極性,發揮會館資源平台集聚效應,強化會館舊址等文物建築與金融、科技、商業、旅遊等現代服務業的創新融合,打通文化鏈與價值鏈,建設文化+數字、文化+科技、文化+商業、文化+旅遊等新型文化業態集聚的「文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