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數說非凡10年|糧產超1.3萬億斤 端牢中國人飯碗

(大公報 記者 王逍、趙臣、俞鯤、蘇榕蓉、何德花)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愈加夯實,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十年來,全國糧食總產量由2012年的12245億斤達到2021年的13657億斤,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達483公斤,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脫貧攻堅戰如期在2020年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全國累計建成9億畝高標準農田,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較2012年翻了一番多,農民生產生活水準上了一個大台階。

江西生態耕作 種放心糧做健康米

中共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繼續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國糧食穩產高產,糧食產量實現高位攀升,連續七年突破1.3萬億斤,2021年達13657億斤。其中,江西省以佔全國2.13%的耕地生產了3.21%的糧食,糧食產量從2012年的428.1億斤,提高到2021年的438.5億斤,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和重要的稻米產區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個從未間斷調出商品糧的省份之一。

有「江西糧王」之稱的李檢發於2010年被評為「全國種糧大戶」。2004年,他發現撫州市臨川區地勢平坦,適合機械化耕種,因而全家遷居至此務農,如今承包農田約1.2萬畝。「扣掉田租、人工、種子、物資等所有成本,種一畝田早稻只能賺到600元。所以,只有大面積種植水稻才有可能賺到錢。」為了錯開水稻播種、收穫時節,他種植了多個品種水稻,選取了「雙季稻」、「一季稻+再生稻」種糧模式。他所創的撫餘農技專業合作社採用原生稻提純、滅蟲燈生物防治等生態種植標準,生產從農田到餐桌的無公害生態大米。「種放心糧,做健康米,是我特別驕傲的事情。」

機械化作業 闢10億畝高標準農田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中國累計已完成9億多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今年將新建1億畝高標準農田,到年底形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的規模。高質高產、良田良用,高標準農田的建設為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

農民操作植保無人機進行棉花病蟲害防治噴灑作業。(新華社)

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的袁中社區,擁有高標準農田共8500畝。2013年5月,該社區開始對轄區內的土地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袁中社區第一書記陶余勇介紹,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該社區的農田面積增加了3%,目前,社區內全部農田採用無人機播種,機械化收割,當地每年種植一季小麥一季水稻,平均每畝共增收糧食達200公斤。「高標準農田建成後全部採用機械化統一管理,解放了勞動力,居民可以到市區務工,進一步增加收入。」陶余勇介紹。

今年夏天,袁中社區遇到百年不遇的旱情。陶余勇介紹,多虧了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使得社區內的農田實現了水利全覆蓋。該社區依靠社區內的7處電灌站以及長達15公里的引灌水渠,通過24小時作業連續對全部水稻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提水灌溉,從而有效緩解了旱情。

定點幫扶 貧困村走上振興路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寶豐鎮龍井村,是中國扶貧攻堅戰中湖北省曾經的4821個貧困村之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駐村工作隊的定點幫扶之下,龍井村的脫貧致富之路,也見證着中國扶貧攻堅行動實施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

地處鄂北西北山區,龍井村當時有471戶14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9戶182人。駐村工作隊籌集資金修路修房,為村裏的基礎設施「補缺」,為貧困戶爭取國家補貼,發動村民開挖魚塘,養殖青魚、鱸魚等特色魚種,種植茶園,發展養牛、養豬等項目,幫助貧困戶從中受益,到2017年,龍井村整村實現脫貧出列。

當2020年中國扶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全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時,已經脫貧三年的龍井村正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村裏生態示範基地的智能玻璃溫室大棚裏,村民們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石斛、蘆筍、草莓、番茄等作物。18個直徑6米的循環養殖池,年產值可達300萬元。村裏傳統茶葉產業也用互聯網直播帶貨。該村黨支部書記李可表示,如今「鄉親們不僅日子過得更滋潤,而且精神更健旺,志氣更高昂,眼光放得更高更遠,腳步走得更穩更實。」

綠色致富 農民「錢袋子」漸鼓

十年間,中國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人民幣,下同),較2012年的8389元翻了一番多,農民生產生活水平上了一個大台階。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橋輝生態家庭農場(林場)總監事長戴建輝十年如一日致力於推廣巴馬香豬、名特優水果、特色種藥材等生態種養模式,不僅自己富裕了,還帶領周邊近千戶農民走上了綠色致富之路。

在浙江省湖州市東林鎮星華村已建成的新農村新居,志願者給村民貼福字。(新華社)

2012年,戴建輝通過再嫁接培育出可以四季結果的樹葡萄新品種,畝均產值近三萬元。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種果致富。2013年,戴建輝又在已有的巴馬香豬養殖一體化產業模式基礎上,與周邊的潭陽、春光、青果三個行政村的群眾實行合作養殖,採取優先扶持農民的方法,帶動農戶300多戶,養殖規模從四、五十頭到上百頭,每頭豬效益700-800元,當地很多農民靠養殖巴馬香豬發家致富。

戴建輝說,十年間,農民不僅收入大幅增加,住房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農村的公共設施也不比城市差了。「國家把錢、把政策真正的投資、落實到了農村,每個人都感受得到,看得見、摸得着、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記者手記:新農人為鄉村注入新動能

翻看十年前到鄉鎮村莊採訪的紀錄,眼見的多是老人與孩子、凋敝與髒亂,暮氣沉沉。這些年內地鄉村的變化,並不僅僅是路好走了、村莊整潔漂亮了、農民更加富裕了,更重要的變化在於,出去打工的年輕人、大學生,甚至是留學生願意回鄉的變多了。這些「新農人」帶來了新技術、新思路、新產業,讓鄉村煥發新的生機,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只有不快的斧頭,沒有劈不開的柴。」農村巨大的變化始於「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建設與「一個都不能落下」的脫貧攻堅戰。

十年來,各地政府對農民進行各種形式的培訓,引導各類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服務,發展現代農業,不少農民經過培訓後也玩起了無人機噴肥,建起了智能化果蔬大棚。另一方面,鄉村振興也為各類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舞台。「新農人」的到來,催生了農村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帶動農民增值收益,是農村發展新鮮血液。期待有更多的年輕「新農人」扎根廣袤農村,各盡其能發揮所長;更期待國家在政策、制度等方面向年輕人傾斜,給他們提供發光發熱的舞台,為鄉村振興造血賦能。

9月16日,重慶市永川區在仙龍鎮太平橋村舉辦慶祝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參加活動的演員準備表演。(新華社)

(來源:大公報A17:內地 2022/09/23)

相關報道:

喜迎二十大·數說非凡10年|13.6億人參加 醫保網全球最大

喜迎二十大·數說非凡10年 | 碳排放降34.4% 綠色發展奇跡

喜迎二十大·數說非凡10年|高鐵網4萬公里 邁向交通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