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友配對繪前程 支援港青向上流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書蘭 鄭濬文)為落實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的政綱,促進官商民合作,發動全社會一同幫助貧窮家庭兒童,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宣布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為每名參與學員配對1名義務導師,與學員分享人生經驗,啟發學員探索自我,協助他們訂立個人發展及理財規劃。今次計劃共有2,000個名額,每人會獲得合共10,000元的財政支援,預計於下月上旬開始招募學員,10月起正式實施。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在計劃簡報會上表示,希望計劃能讓學員感受到就算當下的生活環境不理想,亦無礙他們未來的發展。而政府方面也會檢討及優化有關計劃,未來更可能大幅度增加名額。
李家超曾在其參選政綱中,提出要「同建關愛共融社會,增加青年上流機會」,並推行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扶持居住在劏房的貧窮家庭兒童。陳國基表示,李家超為此早前已委任他領導「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集結官、商、民三方合作,並決定推出今次「共創明Teen計劃」。
陳國基介紹,今次計劃以弱勢社群的家庭,尤其是居住在劏房的中一至中三學生為對象,名額2,000名,旨在讓學員擴闊眼界,加強自信,建立正向的人生觀,為自己未來定下一個目標,力爭上游,為期一年。他表示,今次計劃屬試驗計劃,過程中會一直檢討,之後會作出優化,將來再擴大名額。
每人獲1萬元 分兩次發放
他表示,是次計劃有三大元素:一是提供個人發展規劃;二是提供「師友配對」,為每名學員配對1名導師,啟發學員探索更多發展的可能性,訂立人生目標,然後一步一步達成,並指導學員善用財政資源等;三是為每名學員提供1萬元財政支援,分兩次發放,包括在參加計劃後發放5,000元,讓導師教導學員因應個人情況善用;在完成為期一年的計劃後再發放5,000元獎學金,希望學員在決定如何使用後,再讓導師教導學員使用得是否正確,藉此教導他善用金錢。
陳國基指,計劃招募義務導師時會以較年輕者優先,相信有利與初中學員溝通,並要求導師能夠安排「工作影子」活動,讓學員跟隨其上班,體會在職場工作的情況,並分享其人生經驗。「他們可能要分享給小朋友的是,並非每一個人都一帆風順,每一位人士在成功前一定都曾遇過一些失敗、挫折等。」
邀星級導師 發展不同興趣
針對不少居住在劏房的初中生都希望增強語文能力,或發展不同興趣,陳國基表示,計劃已成功邀得多位「星級導師」參與,包括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盧婉怡指導學員學習英文的技巧;香港口琴協會創會會長何百昌為學員提供口琴培訓等,而計劃更得到香港體育學院大力支持,邀得奧運花劍金牌得主張家朗、奧運乒乓球銅牌得主李皓晴、杜凱琹、蘇慧音等擔任「星級導師」。教導音樂方面,亦有著名指揮家葉詠詩、著名小提琴家姚珏等。
被問到名額是否足夠,陳國基表示,是次計劃主要通過學校和非政府機構招募學員,若出現超額,會優先安排中三學生參加,以免他們翌年無法符合資格,其他未能參與的中一、中二學生則會在下一年再邀請他們,並會檢討有關做法的成效,若日後有更好做法,可很大幅度地增加名額。
鄭太:若獲資助幫仔報英文班
特區政府昨日宣布「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的細節,目標對象是住在劏房的中一至中三學生。家住荃灣劏房的鄭太說,非常歡迎政府的這項政策,她表示,如果9月升讀初一的兒子能參與有關計劃,就會用獲資助的款項報讀英文班,「打好英文基礎,日後升讀大學及進入社會工作時也有競爭力。」
鄭太指出,細仔6歲那年,隨她從內地來港生活,轉眼間,兒子9月便要升讀中一。由於劏房地方細小,平時孩子需要以床代書桌,很影響其學習情況。鄭太表示,會申請「共創明Teen計劃」,因為細仔升上中學,若英文根基打得好,其他科目也能應付,甚至未來可以入讀更好的大學,就算到社會工作也具更多競爭力,「一旦成功申請,我會畀細仔報讀英文班。佢亦喜愛打籃球同彈結他,希望兒子讀書之餘,可以有健康的課外活動,希望亦能報讀有關課程。」
對於「共創明Teen計劃」將設有師友配對,鄭太認為,有關建議很好,因為自己只是家庭主婦,照顧家庭外,還要做兼職幫補家計,平時較少與兒子談得太深入,現有成功人士在旁指導,分享人生經驗,是難得及實用的安排。
劏房家長憂額滿 盼抽籤收生
特區政府今次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為學員提供師友配對及多元團體活動等。一家四口居住在深水埗區劏房的劉女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很希望升中二的大女能成功參與,相信一定有助女兒增廣見聞,體會努力學習的意義,勤奮向學。不過,她認為本港居住在劏房的初中生為數不少,十分擔心讓中三學生優先參與的設計會讓今次計劃很快額滿,令女兒錯失機會。「計劃很吸引,要參加一定競爭激烈,希望特區政府考慮增加今期名額,及不要忽視中一、中二學生的學習需要,以抽籤形式收生,讓大家有均等的參加機會。」
劉女士說,他們一家蝸居劏房多年,一直無法為大女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自己與丈夫亦不懂教導女兒做功課,只能為女兒報讀坊間的功課輔導班,為家裏造成了額外的經濟壓力,加上不斷上漲的劏房租金,自己已無法讓女兒參加不同興趣班,讓其多元發展,快樂成長。
對於今次計劃讓學員有機會獲配對導師,參與語文能力提升、體育及樂器班、藝術班,及到香港體育院與精英運動員交流等活動,劉女士相信計劃有助小朋友擴闊眼界。「女兒的志願是成為一名醫生或老師,希望計劃能培養她不畏艱辛、努力學習的精神,逐步邁向夢想。」
政商界冀擴範圍增名額恒常化
對於特區政府「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推出的「共創明Teen計劃」,政商界人士均表示歡迎,並期望能擴大計劃範圍,增加名額及使其恒常化。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勇表示,支持計劃的大方向,但導師不必限於年輕人,只要適合的話,年紀較大的人士亦可勝任,尤其是任職大型機構的中層人士,其人生閱歷更為勝任。本身是註冊社工的陳勇笑言,雖然自己有興趣成為「星級導師」,但擔心時間等方面未必能達到計劃的要求,他會積極協助物色符合條件的導師人選,包括在國企、央企、上市公司、銀行、同鄉會、社區團體等人士。
另一名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提到,每名學員的需求不同,擔心難以覓得有質素的導師,以及後續的配對問題。他認為,解決跨代貧窮其中一個重點,需思考如何增加家庭收入,若制服團隊於學員放學後,提供託管服務及培訓,讓父母安心外出工作,有助增加家庭收入。
議員倡為學員添電子裝置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工聯會絕對歡迎有關安排,但認為覆蓋範圍有限,期望將計劃擴大及恒常化,把個案的跟進期,延至5至10年。
另一名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補充認為,除邀請商界參與外,也可以吸引不同界別人士,讓計劃更多元化。至於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陳凱欣則建議,計劃可加入情緒管理等輔導,長遠應盡快為他們編配公屋或過渡性房屋。
新民黨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容海恩指政府應在計劃完結後,繼續資助學員免費上興趣班,並期望商界資助學員添置電子裝置,方便他們聯絡導師。經民聯立法會商界(一)議員林健鋒指出,導師與學員見面時間需有較多彈性,同時相信僱主願意為學生提供實習生等職位,讓他們先感受實際的工作環境。
(來源:香港文匯報A02:要聞 2022/08/2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