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以「積極保育」打破「禁區」 騰出發展土地

文/吳桐山

新一屆政府上任後隨即成立四個小組,最先交功課的是「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展開全港清潔運動,但市民關注的焦點,仍然落在「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上。後者是啃硬骨頭的,估計要等10月《施政報告》前後才會交功課。但社會各方力量就趁著這個時間各展神通,發表對土地房屋發展的意見。筆者留意到近日有一份報章連續報道本港綠地發展的空間,將之視為短中期改變香港缺地困境的突破口。

首先,香港缺地是一個錯覺。香港720萬人都集中在佔總面積7%的住宅用地上,相反在全港1100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中,75%是未發展用地,當中整體綠地比例高達66%,大大擠壓了市民的居住和生活空間。政府曾經估算,只要發展1%的綠化地帶,就可以提供近10萬個住宅單位,發展1成就是100萬個,完全可以令本港的土地房屋供應改觀。

其次,綠地並非郊野公園範圍,而是郊野公園和已發展土地之間的一些緩衝區,並不具備不可或缺的生態價值。綠地多屬官地,改劃發展相對較容易,過往到現在都不乏發展例子,現時油塘、馬鞍山、大窩坪等地都有住宅項目是改劃綠地發展的。只是眼前改劃的規模太小、速度太慢。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早前接受傳媒採訪時提出一個很好的概念,那就是香港人過去理解的保育是「圈地保育」,認為要將土地都圈起來成為「禁區」不能碰,才是保育,但其實很多綠化地管理不善、被人佔用,反而會令保育價值下降。應該引入「積極保育」的概念,主動將分散的土地重新規劃為一個大面積的生態環境,對保育才更有利。而通過這種化零為整的重劃,部分生態價值不高的土地就可騰出來發展。

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大計,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重劃新界西北的濕地緩衝區範圍,平衡保育與發展的需要。當中需要確立「積極保育」的概念,以質量取代數量,也需要考慮到產業轉型發展的戰略需要,尋求一個對社會整體最有利的方案。

以創科發展為例,本港近年在創新科技發展上有一定成果,但土地不足仍然窒礙發展。正在興建的河套區港深創科園,佔地87公頃,但相比深圳河對岸超過300公頃的深圳科創園區,仍然顯得太細小。因此騰出舊皇崗口岸土地,和毗鄰的部分魚塘和鄉郊土地發展為新田科技城,對支援港深創科園十分重要。要知道,創科園的發展除了需要土地做創科企業的孵化工作,還需要土地建設居住和社區配套設施,河套區港深創科園附件,必須要有足夠土地建設可容納15萬人的住宅單位,才能讓相關人才在此安居樂業。因此新田土地的發展不可或缺,不應轉做濕地公園。

香港落實「愛國者治港」後,行政立法關係改善,社會氣氛較穩定,新一屆特區政府也提出明確目標,要在土地房屋發展上提速、提效、提量。只要能夠有利於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政府應該積極打破過往的「禁區」,才能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作者為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