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 | 創新制度利粵港融合發展

廣州市南沙區港澳居民個稅優惠政策昨日正式落地,全面實施「港人港稅」,為港人尤其是香港青年到南沙工作拆牆鬆綁,大大有利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融合。本港亦有必要積極進行制度創新,研究、落實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制度機制對接,加速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融通,把握大灣區機遇,實現共贏發展。

現時本港和內地均實行累進稅率,收入越高稅率越高,但本港標準稅率上限不超過總收入15%,而內地個人所得稅稅率最高一級達45%。創科、金融等企業倚重的高端人才,薪酬一般較高,實施內地稅率,企業要支付更高薪酬才能吸引本港人才往內地工作,對企業是較重的財政負擔,對個人則是阻礙長期在內地發展的顧慮。

2019年,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推出了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的本港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超出15%稅率部分的稅負給予補貼。此次南沙區實施的個稅優惠有兩大突破:一是全面覆蓋港人,過去的稅負補貼僅限於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由於不同城市對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定義標準不一,稅負補貼的認定較為複雜,如今區內所有港人享受一視同仁的稅務優惠;二是過往的稅負補貼是「先徵後返」,港人要先繳稅再申請返還,現在南沙區讓區內港人直接按本港稅率報稅,減省了「先徵後返」的麻煩。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促進區域融合,便利人流、物流等要素融通。《南沙方案》的出台,更有利於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戰略性平台,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更好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中央各部委先後出台16項政策措施,便利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就業和居住,讓港人享受與內地居民一致的「國民待遇」,這充分反映國家對港人的關愛和支持,採取一項項有力措施便利港人尤其香港青年北上發展。

內地為港人北上就業創業提供稅務、資助等各種優惠,創造良好環境,內地市場向香港開放的門越開越大。本港稅率雖較內地低,但在人才引進、市場開放、資格互認等方面,仍需要思考如何加快兩地機制對接,消除阻礙與大灣區內城市融合的制度障礙,進一步便利跨境人流、物流、資金流等生產要素流動。

以人才引進為例,本港對輸入人才仍然沿用已經實施了16年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雖然特區政府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將計劃的年度配額增加1倍至4,000個,但仍不足以滿足本港科研發展和產業轉型的需要。本港作為大灣區四個中心城市之一,是大灣區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特區政府要大膽創新機制,拆牆鬆綁,促進大灣區交通基建、人才、資金等各方面的互聯互通,加快大灣區一體化建設,為本港發展注入新的更大動力。

(來源:香港文匯報A05:要聞 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