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GDP今年或跌0.5%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殷考玲 岑健樂)受環球經濟前景急劇惡化影響,香港特區政府於3個月內第二度下調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5月份預測增長1%至2%,下調至增長-0.5%至0.5%。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昨指出,上半年經濟表現遜預期,加上環球經濟前景急劇惡化,嚴重影響香港的出口表現。不過,最新預測代表下半年經濟有增長。他強調,雖然本港經濟連續兩季按年收縮,但第二季經濟按季止跌回升,反映經濟正改善中,不認為香港經濟步入衰退。

受環球經濟前景急劇惡化影響,政府於3個月內第二度下調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中新社)

政府昨公布本地生產總值(GDP)第二季修訂數字,在第一季按年收縮3.9%後,第二季跌幅收窄至1.3%。經季節性調整後,第二季GDP按季回升1%。政府指出,第二季香港經濟整體上有改善,但改善程度較預期弱。環球需求轉弱以及跨境運輸持續受干擾,嚴重拖累出口表現,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二季跌幅擴大至8.6%。同時,本地經濟活動略見恢復,但動力在季度後期回軟,因疫情有反彈,美國加息亦影響消費者信心,以及環球金融狀況收緊。

按季經濟雖改善 惟較預期弱

考慮到上半年經濟表現遜預期,以及環球經濟前景急劇惡化,政府下調本港全年GDP增長預測,由5月時覆檢的增長1%至向下修訂至 -0.5%至0.5%。這是政府過去3個月內第二度下調預測。政府在今年2月時,曾預測全年GDP增長2%至3.5%。

政府最新料今年GDP或負增長0.5%,翻查統計處資料,本港過去26年僅4年出現負增長,包括1998年、2009年、2019年及2020年,分別為-5.9%、-2.5%、-1.7%及-6.5%。

隔離改「3+4」 料訪港旅客升

梁永勝昨指出,最新的全年經濟預測已計及早前放寬檢疫隔離日數至「3+4」因素,但目前政策成效如何仍然未清楚,因此採取區間範圍,如效用大則會傾向上限0.5%增長的預測。他相信放寬措施對香港重建國際聯繫相當重要,直接效果包括可能令訪港旅客上升,人們出外或來港工作亦更容易。但未能估計可增加多少訪港旅客,據估算每100萬旅客到港,對GDP可有0.1%的提振效果。

梁永勝稱,經濟正改善中,不認為香港經濟步入衰退。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現時雖然環球通脹劇烈,但政府維持今年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分別為2%及2.1%不變。梁永勝解釋,雖然能源價格上升快,但其佔通脹率組成部分僅3%,影響不大;食品價格因跨境陸路運輸打斷而上升較快,但第二季已從高位回落,其他主要組成項目所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大致受控。至於輸入性通脹方面的確有壓力,但因港元隨美元走強,本地租金升幅溫和,整體通脹料不需太過憂慮。

外需疲弱 恐續拖累出口表現

展望未來,政府認為,外圍環境顯著惡化將在今年餘下時間嚴重影響香港的出口表現。儘管預期內地經濟復甦應能抵消部分影響,但先進經濟體通脹高企,主要央行因而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削弱環球增長動力。而借貸成本上升,也可能影響企業的投資意慾。同時,環球疫情演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風險因素,亦須密切留意。

政府顧問:私人消費投資可續好轉

本港上半年經濟錄負增長,主要受外貿表現差所拖累,展望下半年,外貿情況仍然未見樂觀。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昨表示,外圍環境嚴重惡化將影響出口表現,預計能源價格高企、貨運費用高,先進經濟體的通脹問題仍持續,歐美將會續加息,令金融市場收緊,影響消費者信心。儘管內地第三及第四季的經濟數字或會反彈,但相信未必能抵消其他經濟體前景轉差的因素,惟如果香港疫情受控,私人消費及投資方面則有望繼續好轉。

人口流出暫對經濟影響不大

梁永勝指出,第二季私人消費開支收復失地微升0.1%,主要與勞工市場改善以及消費券效應有關,但季度後期動力減弱,則因疫情出現反彈,美國加息亦影響消費者信心。他料下半年私人消費會續好轉,因現時市面出外食飯、購物的情況已有改善,早前亦有研究指,粗略估計政府派 1 萬元消費券將會對GDP有1.2%的提振作用。

他又預料,下半年投資表現會好過出口表現,第二季營商氣氛及信心較第一季好得多,雖然信貸成本上升令投資取向審慎,但只要疫情受控,社會活動進一步復甦,令企業對生意前景樂觀,仍然會增加投資。對於本港人口持續出現淨流出,他認為,人口流出短期對GDP增長沒有太大影響,反而環球經濟不佳令需求不足,疫情打亂企業生產等則有較大問題。不過,長遠而言經濟表現與人口當然有關,政府亦會積極吸引人才及增加勞動力。

加息增供樓負擔 小心風險

受到息口上升影響,本地樓市於上半年亦偏軟,整體樓價下跌約3%。梁永勝認為,樓價的跌幅算溫和平衡,加息令市民供樓負擔上升,不過整體負資產的風險仍不大,因政府在多方面已推出措施令市民在按揭及還款能力方面比以往健康。據研究顯示,加息一厘將令供款額上升14%,這對樓價的確會存在下調壓力,提醒市民在投資物業時要小心風險。

分析:港復甦力度看防疫政策

政府下調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為 -0.5%至0.5%,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認為,政府於5月份覆檢時預測今年經濟增長1%至2%屬過分樂觀,是低估了防疫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昨日下修全年經濟預測為負0.5%至0.5%相對「貼地」,至於全年經濟會否陷入負增長,他認為要視乎未來防疫措施的放寬空間。

信心未回復 消費券刺激有限

吳卓殷認為有多項因素將影響下半年經濟的復甦力度。第五波疫情後消費者的信心尚未回復過來,即使有消費券刺激購物意慾,但只限於日常消費,對大額的奢侈品未有太大幫助,加上通脹壓力及未有恢復正常通關,零售復甦未見明顯起色;其次,香港面對利率上升,尤其對樓宇按揭壓力增加,打擊地產相關行業的前景。此外,內地4月份實施嚴厲的防疫措施,即使現時內地需求已逐漸恢復,但反彈力度未見太強,加上歐美等地高利率影響當地的消費意慾,連帶香港出口亦表現疲弱。

被問及早前政府將入境檢疫放寬為「3+4」方案,對經濟是否有幫助,吳卓殷認為對香港人出外旅遊及出外公幹有幫助,但相對香港周邊地區例如新加坡、韓國等地,香港的防疫措施仍然較為嚴謹,所以對於外來人士來說「3+4」方案吸引力有限,而且防疫措施亦影響跨境運輸,航空運輸佔香港進出口40%,航班或船期未能如常進行會影響運力。

故此,吳卓殷認為影響未來經濟最主要的關鍵仍看政府的防疫政策,如再放寬入境限制相信對經濟刺激有幫助。他又估計因應11月份本港有大型會議,政府或會進一步放寬入境限制,但相信也只屬輕微放寬,與香港周邊地區的入境政策相比香港仍然屬於嚴謹。

廠商會:對出口前景仍有保留

廠商會會長史立德對本港出口前景亦有保留。他表示,預期台海問題會拉鋸一段時間,會影響兩地貿易,俄烏衝突和美國加息等因素底下,與歐洲市場做生意的廠商相信會有影響。此外,內地需求仍然未恢復,情況就像「跛下跛下」。他說,現在經貿全球一體化,部分地區因疫情未能恢復正常供應,亦會間接影響到整個供應鏈的順暢。而為應付訂單縮減,部分廠商貿易開始向東移,以開拓新興市場。

畢馬威料內地下半年經濟增5.5%

香港的經濟表現與中國內地息息相關,畢馬威中國昨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在穩增長政策協同發力下,內地經濟顯示應對疫情衝擊的韌性,預料下半年內地經濟增長約5.5%,全年增長4.1%。

畢馬威的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內地經濟累計按年增長2.5%。 3至5月期間,傳染性更高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起新一輪疫情傳播,為了防控疫情,全國部分地區採取了嚴格的封控措施,二季度經濟活動受到一定影響。

疫情受控 穩增長政策顯效

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表示,6月以來,隨着疫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宏觀支持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復工達產有序展開,工業生產、投資、消費等領域按月明顯改善,展現了內地經濟的韌性。該行預計下半年內地經濟增速將保持在5.5%左右,全年經濟增長4.1%。

內生增長動能進一步提升

在貨幣政策方面,畢馬威中國表示,自去年12月以來,人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經濟穩定發展。為保持經濟回暖勢頭,實現穩增長的主要目標,人行貨幣政策將繼續「以我為主」,和內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匹配,進一步提升內生增長動能和經濟活力。在總量方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在結構方面,將繼續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突出金融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在價格方面,更好地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指導作用、深入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

不過,該行亦提醒,隨着發達經濟體加快收緊貨幣政策,中國相對的政策空間也有所縮小,人行在助力經濟穩增長的同時,也需兼顧內外平衡,保持匯率和國際收支穩定。

國際方面,畢馬威中國表示7月IMF發布了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3.2%,較4月的預測下調0.4個百分點。其中,發達經濟體2022年增速調低0.8個百分點至2.5%,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速調低0.2個百分點至3.6%。美國、歐元區等經濟體面臨下行風險,將給全球經濟前景帶來影響。

(來源:香港文匯報A04:要聞 202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