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內閣大洗牌 鋪路長期執政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經過多日籌備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昨日終於進行內閣及執政自民黨高層改組,重組後的內閣成員共有19人,只有5人得以留任,7名被認為與「統一教」或關連團體有關係的大臣則遭到撤換,被視為是岸田要與統一教進行切割,以提振支持度。至於新加入的內閣成員中,有5人曾經擔任閣職,包括7月底曾經組團竄訪中國台灣地區的防衛大臣濱田靖一。
今次是岸田出任首相後首次改組內閣,留任的大臣包括外務大臣林芳正、財務大臣鈴木俊一、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國土交通大臣齊藤鐵夫、經濟再生擔當大臣及新冠對策擔當大臣山際大志郎;再入閣的有5人,包括再度出任厚生勞動大臣的加藤勝信及防相的濱田靖一,河野太郎出任數碼化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出任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其他9人為首次入閣,包括將出任總務大臣的寺田稔、出任環境大臣的西村明宏等。
派系領袖任自民黨要職
岸田同日亦宣布調整自民黨高層人事,各要職分別由黨內派系領袖出任,其中麻生派會長麻生太郎留任自民黨副總裁,茂木派會長茂木敏充留任自民黨幹事長,安倍派的萩生田光一由閣員轉任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森山派會長森山裕則出任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長,原本擔任此職的谷垣派成員遠藤利明則調任總務會長。

上月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害後,輿論關注自民黨官員與統一教的權力及金錢關係,拖累自民黨及岸田支持度下跌。這次改組內閣撤去了7名被指與統一教關係較密切的閣員職務,被視為是岸田企圖與統一教撇清關係,藉此讓內閣支持度回升的舉措。
對華經濟政策料更趨強硬
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助理研究員葉浩指出,從岸田改組內閣的名單可以看出四個重點:一,積極拉攏自民黨派系,強化岸田內閣的黨內支持;二,利用統一教問題,削弱安倍派的實力;三,強化對中國科技圍堵,此舉將不利中日經濟關係發展;四,讓日本安保領域趨向穩健。

葉浩表示,經濟安全保障大臣是岸田就任首相時新設的一個職位,前任大臣小林鷹之的政策主張比較溫和,相反此次獲任命的高市早苗屬於「鷹派」,對華政策的主張較為強硬,他估計以後中日在經濟及科技領域的合作、日本企業對華重大投資等方面都可能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他說:「日本很可能希望繼續緊跟美國的步伐,在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加快對華脫鈎。」
原本擔任防相的安倍胞弟岸信夫在這次改組因為健康理由被撤換,調任首相輔佐官。岸信夫在台海問題上比較激進,主張強化日台關係,甚至不惜與中國發生衝突,不過分析認為接任的濱田靖一對台海問題的立場也沒有太大差別。濱田曾多次竄訪台灣,7月底才剛與前防衛大臣石破茂共同率團訪台,主張日台應加強互助合作。濱田曾擔任眾議員的父親濱田幸一,當年也曾極力反對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與台灣「斷交」。
共同社分析:兼顧派閥平衡 確保主導權
日本共同社分析指出,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此次內閣改組與自民黨高層人事中,可看出其穩固政權基礎的用意,包括如何處理最大派系安倍派、吸納非主流派等。儘管岸田在去年眾院選舉和今夏參院選舉中獲得了民意授權,但也面臨該黨議員接連被揭發與統一教關係密切等問題。可以說優先考慮黨內,以實現長期執政。

鑑於日本新冠疫情惡化和俄烏衝突,岸田將當前的國內外局勢表述為「戰後最大級別的艱難局面」,呼籲執政黨團結。從中可窺見的是鑑於前首相安倍晉三身亡,岸田擔心安倍派與保守派的疏遠。岸田讓曾是安倍親信的經濟產業相萩生田光一出任政務調查會長,安排4名安倍派成員入閣。讓曾與安倍關係密切的高市早苗出任經濟安全保障擔當相,也流露出對保守派的顧慮。
分析認為,岸田着眼於兩年後的黨魁選舉。擢升非主流派的代理總務會長森山裕出任選舉對策委員長,讓去年黨魁選舉的競爭對手廣報總部長河野太郎出任數字相,似乎也是意在獲得廣泛的黨內支持,希望確保主導權。

中國外交部:冀日新內閣同中方相向而行
針對日本內閣改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希望日本新一屆內閣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兩國關係沿着正確軌道健康穩定發展。
當天有記者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改組內閣相關問題提問。對此,汪文斌回應道,我們注意到相關報道,日本內閣改組是日本的內政。中方重視中日關係,希望日本新一屆內閣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兩國關係沿着正確軌道健康穩定發展。
(來源:香港文匯報A20:國際 2022/08/1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