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時評 | 膠袋加費不如垃圾分類

政府建議年底起將膠袋徵費由5毫提升至1元,昨日於立法會的相關委員會上,有議員提出應加至2元,以達至更佳效果,引起議論。隨着近年極端天氣日漸增加,給人類帶來重大危機,愈來愈多人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走塑、減廢」已是大勢所趨,本港這方面工作仍有很多改進空間。考慮到新冠疫情的實際狀況,與其拘泥於徵費加重基層負擔,不若着力推進「垃圾分類」,促進廢物回收和循環再造,令香港真正成為一個環保城市。

環保與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本港每日製造超過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現有16個堆填區有13個已經關閉,其餘仍運作的3個,專家估計會在2030年飽和。當局多年前開始推動垃圾分類和回收工作,港鐵亦配合在全線地鐵站設立回收桶,但整體成效差強人意。環保署數據顯示,本港家居廢物回收率和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逐年下降,前者由2016年的24%,跌至2020年的19%;後者由34%跌至28%。

反觀上海,2019年7月正式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成效立竿見影。當地去年上半年的乾垃圾控制量平均每日達到14,847噸,濕垃圾分類量10,311噸,可回收物回收量7,104噸,有害垃圾分類量2.02噸;與未實施垃圾分類時同比分別下降28%、增長89%、增長1.65倍、增長14倍。兩相對比,着實讓本港汗顏。

本港的回收工作進展緩慢原因眾多,當中包括收集、回收、運送和處理的配套設施嚴重不足,住宅樓宇缺乏回收空間,沒有系統清晰界定回收物,相關法例、教育和宣傳亦不足夠。這些都是需要由政府花心思牽頭進行的大型系統工程。回顧上海的垃圾分類工作亦非一帆風順,當地曾用十多年時間推行各種辦法,成效都十分有限。直至從科技和制度設計入手,包括在垃圾房安裝垃圾處置器,又推出垃圾回收網站、手機應用程式,以及各類獎勵機制等辦法,協助民眾逐漸適應,養成良好習慣,成績立刻令人刮目相看。

這兩年,本港市民已被疫情和通脹折騰得苦不堪言,各類徵費和雜費累加起來對不少基層家庭實非小數目。環保工作不能盲目躁進,需要因時制宜。此時推動垃圾分類,投放資源進行配套設施建設及減廢教育,不但可以刺激經濟,創造就業,亦有助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可謂一舉多得。

(來源:香港仔P03 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