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支持政府推動「紅黃碼」精確抗疫

文/蔡毅

近期,香港疫情連續多日確診個案破四千宗,照此發展下去,日破萬宗有更大的風險。在抗疫政策上,政府為了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和保障經濟活動如常運作,在收緊抗疫政策上極為謹慎。既要抗疫防止疫情擴散又要發展經濟,在兩難之中如何取得平衡?我倡議在居家隔離期間,抵港者必須使用「黃碼」,同時擴大「黃碼」範圍,以及隔天接受一次核酸檢測。

香港新一屆政府上任後推出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增加深圳健康驛站每日預約名額,暫緩個別地區航班熔斷機制,以及參考內地推出「紅黃綠」三色健康碼等。紅黃碼只會針對確診者及酒店(或居家)檢疫人員。特首李家超特別指出,「紅、黃碼」僅適用於確診者及酒店檢疫人士,其他人士不受影響,也不會用作非抗疫用途。香港處理疫情一定符合法律,政府必然會守法,用於非抗疫範圍絶不會發生。紅碼就是確診者,不能去高危場所、戶外不能摘口罩、不能乘坐交通工具。簡單來說就是不能外出。這些精確抗疫措施,得到了廣大市民的支持。

根據現時「紅黃碼」制度,確診者的安心出行顯示「紅碼」,外地入境而需要在酒店或居家隔離者是「黃碼」,兩者的出行受到一定限制。黃碼則可以「點對點」進行活動,比如上班、上學,也可以搭乘交通工具。但是黃碼出門有限制:不能去餐廳、酒吧、院舍這種高危場所,也不能進行摘口罩的活動。但由於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的行動不受限制,成為一個漏洞。確診個案不多時,密接者數量也有限,風險可控,但在確診者上升的情況下,任由密接者繼續行動自由,社區傳播的風險之高不言而喻。

我也建議將密接者納入「黃碼」範圍,有助早日截斷社區傳播鏈。此舉不會對大多數市民造成影響,實現精準抗疫,是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抗疫效果的做法。疫情不斷變化,抗疫策略也要因時制宜,相機而變。近日香港需住院的確診者增加,因疫歿亡人數也在上升,雖說目前尚在醫療系統可承受範圍之內,但如果每日確診個案突破五位數,需要入院者隨之倍增,本港醫療體系就有不勝負荷之虞,香港不能重蹈今年二月底、三月初時大批患者求醫無門的覆轍。

習近平主席在今年三月曾專門對香港抗疫作出明確指示,指出香港應「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準抗疫,應把保護港人生命與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確指出:「香港在防疫抗疫方面不可鬆懈,應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以科學的精神做好相關工作。」我們應該切實支持政府以「生命至上」的策略抗疫,支持政府建立抗疫路線圖與時間表,盡快在抗疫上打個勝仗,讓港人感受平安,盡快實現香港經濟社會活動恢復正常,真正讓香港融入大灣區經濟圈的發展。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