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25年 | 無論高薪低薪 努力就有回報

(香港文匯報 記者 唐文)香港回歸祖國後,走上同祖國共同發展的道路,經濟上保持繁榮發展,市民的財富總體上也在增長。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全港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由1997年的1.9萬元增至2021年的2.75萬元,升幅逾四成四。一些能把握時代脈搏的企業及個人過去25年碩果纍纍,創造一個又一個的事業巔峰。不過,也有部分低技術工人追不上轉型步伐,收入增長較落後。然而,無論是高薪抑或低薪族,他們都認可:回歸後的香港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社會,儘管回報有多也有少,但總能在這片土地上養家活兒、安居樂業。

劉月娥感恩香港是福地,只要努力爭取必有回報。(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保險經紀:身處福地敢拚搏 背靠腹地利致富

資深理財經理劉月娥在一間國際保險公司任職近30年。她自言自己性格並不外向,也沒有能說會道的口才,但憑着對客戶的關心維護,以及不斷開拓客源,同樣在行內闖出一片天,去年受疫情影響,市民投資傾向保守,她則付出額外努力,精心為每位潛在客戶制定財務方案,逆市下業績創新高。「(去年)年收入大概80多萬元,我亦成功躋身MDRT(「百萬圓桌」)會員。」她興奮地說。

劉月娥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剛投身社會,首份工作在銀行任職,月入雖然穩定但增長速度緩慢,後來在同事介紹下加入「多勞多得」的保險業,1993年剛入行便遇上行業的「黃金時代」,年薪十多萬元。她說:「當時兩地社會財富增長,除了港人對保險的需求趨向多元化,也有不少內地客戶來港買保單,我還不屬於最受惠的一群,因為我的客戶主要是港人和一些新來港人士,我有些同事專做內地客生意,他們才是最高薪一族,個別保單一年保費就過千萬元。」

劉月娥感恩香港是福地,只要努力爭取必有回報。(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從購買保險習慣的變化,劉月娥就感受到回歸後兩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張保單年費一般只有幾千元,用途以醫療、儲蓄、人壽等基礎保險居多,近十年來,基金投資、理財、延期年金等資產保值、增值類的保單愈來愈多,現在一張1.5萬元年費的保單屬於中位數水平,大額保單在業內也較常見。」她認為,這些變化不僅反映公眾對保險的接受度提升,認識增強,也說明社會財富確實出現了餘量,而這種進步不僅是港人自身努力奮鬥的成果,也有賴香港背靠祖國內地「經濟腹地」。

劉月娥整個職業生涯最大一張保單也來自內地客戶。數年前,一名由湖南省移居香港的太太透過劉月娥購買醫保,後來其丈夫不幸患癌,劉月娥遂協助申領賠償,其丈夫最終也順利康復,這經歷讓她對買保險的意義有了深切體會,於是在湖南同鄉圈中幫劉月娥推廣。「一位姊妹聽說這件事之後,就找我幫全家人買保險,整張單的保費50多萬元。」

兩地「齊齊發」 行內看好灣區機遇

任何行業都有起伏,2008年經濟危機以及近兩年的疫情都對保險業造成不小衝擊。劉月娥指,一些原本以內地客戶為主的同事,近兩年暫時將目光轉向香港,加上不少原本從事旅遊、航空等的人員因為行業不景氣而轉行做保險,「可以說是競爭更激烈了,不過我相信疫情終有一天過去,國家也在大力發展大灣區融合,如果在保險領域進行一些政策放寬,例如允許在內地試點城市銷售香港保險,我們的客戶會增加幾倍,行業很快又會迎來春天。」行業競爭如逆水行舟,劉月娥為紓壓平日會行山舒展筋骨,每次在山頂俯瞰香港的萬家燈火,她都讚嘆香港是一塊福地,「很多原本平凡的人在香港賺取了大筆財富,幾多樓幾多舖頭都有機會屬於你,只要你肯努力爭取。」

鍾志煉在葵涌貨櫃碼頭工作逾30年,見證行業全盛時期。(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運輸工人:經歷貨運全盛期 見證轉型不後悔

香港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行業趁勢崛起一路蓬勃,亦有行業在時代巨輪下急需轉型,碼頭運輸業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副主席鍾志煉見證行業全盛時期,從業員普遍都月入萬元,這個收入水平在當時已經非常「好使好用」;隨着全球物流業不斷演變,從業員的收入增長放緩,但他無怨無悔,「過去香港有需要的時候,我貢獻了力量,我們的付出並沒有白費,沒什麼好抱怨。」

香港文匯報日前採訪64歲的鍾志煉時,特意挑選在他工作逾30年的葵涌貨櫃碼頭進行。望着一排排貨櫃,他自豪地說: 「香港(貨櫃碼頭)曾經是世界第一港,現在今非昔比,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為每個地區的經濟脈絡都不斷變化,時代變、時勢變,人就要跟住變。」任職貨櫃車司機的鍾志煉也慶幸自己在香港碼頭業最輝煌時期入行,靠拚勁養活一家四口,「一子一女都已經成年步入社會,總算託賴。」

碼頭運輸是日夜顛倒的行業,加上當年行情見俏,有接不盡的訂單,貨櫃車司機一更要做15小時甚至更長,後來在工會爭取下,才將每更時數減至12小時,「我每朝4點半起床,做到晚上8點回家,大部分時間都在車廂內度過,食無定時,一般都是買湯飯醫肚,普通米飯放久了會變硬。」

鍾志煉慶幸能在行業奉獻自己的力量,從不後悔入行。(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慶幸奉獻自己力量 功成身退

雖然無啖好食,但當年的人工媲美白領一族,鍾志煉剛剛入行時,日更時薪約46元,夜晚則是56元,每月收入一萬多元,在當年這份糧確實不錯。經歷黃金十年後,全球物流業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航空業加入競爭、亞洲鄰近地區大力開拓碼頭,人力成本高企的香港難保碼頭業「世界一哥」的地位,從業員收入增長放緩。鍾志煉透露現時貨櫃車司機時薪約72元,月入剛過兩萬元,他自嘲:「月入比不上巴士車長。」但論辛苦、危險程度,貨櫃車司機比其他工種也要高,「碼頭的運輸車體積很大,遠超路面常見的貨櫃車,危險性亦高,由於收入與風險不成正比,近年較少新人入行。」看着行業轉變,鍾志煉難免有點唏噓,但從不後悔入行,反而慶幸能在行業如日中天時奉獻自己的力量,在從業員日以繼夜辛勤工作下,彈丸之地的香港曾創造全球第一港、吞吐量第一的驕人成就。踏入智能新世代,依靠機械運作的「無人港」是大勢所趨,也可能是香港碼頭重奪世界第一的契機,在時代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一班碼頭運輸工人揮灑汗水獻出力量,當時代不需要時,他們功成身退,「我們這一代工人陸續退休,換上機械化操作,這是香港新契機。」

陳海平做過的不少其他散工,都是粵港兩地商務往來才衍生的工種。(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基層散工:兩地往來創機遇 肯用心做冇問題

現年54歲的陳海平十幾歲起投身社會工作,最長的一份工是從事飲食業8年,後因為腰部健康問題無法長時間站立,轉做散工,先後做過水電工程、地盤裝修,近幾年做運輸業散工駕駛貨櫃車,月薪介乎一萬元至兩萬多元。雖然一直從事基層工作,但他也感受到回歸後的香港機遇處處,「比如我現在做的貨運,主要面向中資超市,香港回歸以後,有更多的內地集團來港投資,我們的工作機會也更多。我之前做過的不少其他散工,也都是粵港兩地商務往來才衍生的工種。」

陳海平樂天知命,他說:「散工也沒什麼不好,每個人對物質追求不一樣,我已申請單人公屋,現在住社區組織協會運營的過渡性房屋,每月收入夠用,還能有少許積蓄,已經很好了。」

在陳海平的成長歷程裏,住屋問題一直最困擾,他在公共屋邨成長,與父母及一名兄長同住,兩兄弟後來各自成家立室,仍在該公屋居住,狹小的居住環境令家人間的摩擦日增,有一天大嫂擅自清空他與太太的房間,將他們趕到客廳住宿。陳海平一氣之下搬離,親人關係日漸疏離。失去家庭支援後,他意志消沉,還沾染賭癮,最終妻子也離他而去。

「當時是2011年左右,是我比較灰暗的一段日子。2003年我就已經不在酒樓做了,中間這些年一直炒散,沒有固定收入,甚至有兩年靠綜援維生,有時沒錢就問母親要,還十分爛賭,試過賭輸後沒錢交租,被房東趕走,被迫搬到工廈劏房住,好在有社工發現我的情況,幫我申請過渡屋,助我的生活重拾正軌。」

雖然境遇不甚理想,但陳海平認為這一切是自身因素造成,社會沒有虧欠他,而且在香港生活,無論是什麼學歷,只要肯用心工作,維持生計不成問題。

(來源:香港文匯報A10:文匯專題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