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經濟發展視覺的幾點思考

文/程雁

習近平主席參加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發表重要講話,為香港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香港人,我感到無比振奮,自己將帶頭學習宣傳貫徹習主席的講話,全力以赴投身香港的發展事業。筆者長期從事金融工作,想從經濟發展的視角談幾點體會。

一、保持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金融業是香港目前最具競爭力的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同時也面臨不少挑戰和問題。香港需要明確未來金融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強化創新與發展動能,穩定人才優勢並進一步吸引國際人才,在國家支持下保持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提升香港金融市場在「一帶一路」發展中的投、融資力度,加大香港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力度和步伐,盡快明確香港綠色金融、碳市場的標準體系,使香港更好地背靠祖國連接世界,繼續發揮國際金融及航運、貿易中心作用。

切實推進大灣區與「一帶一路」經濟協作。要把產業發展作為根本出路,改變過往以出口導向的製造業為以科技創新與應用為主,盡快過度到外向與內需雙驅動模式。為此,要切實按照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定位好大灣區特別是香港在雙驅動中的作用,使香港更深地植根於國家發展的洪流,為香港積累的相對優勢和經驗找到更多發揮空間。在推動「一帶一路」方面,香港應按照國家整體目標,積極整合自己的優勢和力量,進一步開拓市場如東南亞、中東及其他區域,扶持研發基礎設施金融服務的專業隊伍,做到大力作為,大有可為。

二、解決好香港先進的服務業與現代化管理技術手段落後的矛盾。要大力加強大數據信息化管理建設,加強與內地特別是深圳、廣州的互聯互通和現代物流,加強與內陸相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引進相關人才和現代化管理經驗,在香港各行各業全面實現數字化建設和轉型,盡快跟上國家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建設的步伐,並與整個大灣區一起,走到國家現代化管理的前列。加大香港在大灣區科技創新中的參與程度和力度,香港應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和能力推動大灣區企業在科技方面的發展,要研究制定一系列有效政策措施,發揮香港在科技方面與國際的聯繫和窗口作用。在香港確立若干前沿科技項目,吸引世界前沿科技人才,形成大灣區科技創新的亮點,推動大灣區實現重要科技的突破,使大灣區為國家發展發揮應有的帶動作用。

三、藉助北京的首都核心功能優勢推動香港的穩定和發展。北京作為首都,在服務中央、保障大局、政治建設、社會穩定等方面,有着成功的寶貴經驗,而這正是香港今後要健康持續發展所必須要學習和跟進的。要繼續開展和加強港澳公務員在北京的培訓,讓先進文化、紅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廣泛和深入地融入香港的文化建設,更深刻地清除港英時代的政府積弊和影響。北京是我們國家產學研資源最高最多最密集的地方,我們不排除向外學習借鑒,但美國及西方的封鎖打壓,逼迫我們必須轉變思想,放下架子,虛心地積極地與北京以及在北京的國家級產學研機構單位學習、合作,爭取他們最大的支持。我們國家產學研的能力和水平已經趕上來了,有些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北京完全可以成為香港持續穩定發展的堅強後盾,心向北京對於香港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同時,香港良好的服務業以及包括金融在內的國際市場化運作的實踐,也可為北京國際現代化大都市建設提供借鑒和服務。

四、充分調動與發揮香港現有專業人士的特長。可通過聘請專家、顧問等方式,引導香港的大批愛國專家、學者、企業家等人才,積極投入大灣區的各項事業發展,為其提供所需的實踐經驗和智力資源,推動創新型企業成功發展。對香港各類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應當納入大灣區地區黨委和政府組織人事人才管理的大盤子進行統籌,特別要防止這些人才因為我們思想和工作的疏忽而流失。要大力加強香港青年人才的培養,使他們盡快成為愛國愛港和大灣區發展的生力軍。要為他們學習、就業、創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條件和環境。對那些已經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要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發展規劃和計劃,讓他們參加到重要的國家創新項目中來,為他們創辦的與國家發展計劃緊密相關的企業或項目,提供必要的政策和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使他們潛在的創新能力變成現實的創新創造成果。這一切都需要老一代愛國愛港專業人士的指導與幫助,青年才俊的成長、成功和成熟,是大灣區乃至國家創新能力持續和發展的堅實基礎。(作者為北京市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