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香港發行綠色債券具備長遠實際意義和價值

文/梁世民

香港政府近期發行香港綠色債券,但由於受到銀行利息上升和其他債券利息上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首日掛牌出現了小幅度的虧損,但相信這只是短期的波動,長期綠色債券具備長遠的實際意義和價值,香港交易所日期宣布成立香港國際碳市場委員會聚焦建設國際碳市場,充分證明綠色債券未來一定是大有可為並會受到市民和企業爭相追捧。

有關今次綠債的認購金額,據政府統計大約有328.8億港元,是目標發行額的2.2倍,認購人數約49.3萬,可見獲得市民的踴躍支持。綠色債券受到國際、大灣區和香港本地各種有利舉措支持,未來的價值上升是幾乎肯定的事情。且從中長遠看,綠色債券的發展大有可為,尤其是在國際政治衝突頻發、傳統投資項目難以保值的新環境下。我認為綠色債券的意義和價值,至少有以下八個重點:

第一點是綠色金融是國際資本市場大力推動的重點概念,是債券市場增長的主要新動力。第二點是掛鈎國家發展大局,尤其是大灣區,內地綠債券市場龐大。深圳市人民政府2021年在香港發行合共50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當中包括綠色債券,這是首次有地方人民政府債券在香港發行,來港發行也是看重香港作為發行綠色債券的平台優勢,反映綠債是灣區資本和大量內地資本追捧的投資熱門項目。第三點綠色債券是港府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估算,在2021年香港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發行量已超過500億美元,證明綠色金融在港發展上升潛力大。港府也已經制定一系列清晰戰略來推動綠色債券發展。

此外第四點,是綠色債券與iBond都有「抗通脹」功能,而政府保證綠色債券年利率至少2.5厘,比買iBond回報更高。第五點是綠色金融是未來美元全球流通體系的新通道,美國制裁的機會小。綠色金融背後也有國際的政治邏輯支持,美國可能經濟制裁其他產品,但很小機會會制裁綠色債券等環保概念產品。第六點是可以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促進低端高污染產業的升級轉型。第七點是可以優化個人的消費模式,提升家庭的綠色生活模式。第八點是最重要的,在傳統金融產品受到美國制裁的同時,綠色金融可以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因此,綠色債券的發展,利國利港,在國家內循環與外循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香港在未來應繼續大力發展綠債,我有幾個建議:

一是加強宣傳綠債的意義,普及相關的專業概念。譬如多向市民解釋如何達到碳中和目標,香港如何成為國際綠債的新金融中心,以及可以怎樣刺激香港經濟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加強正向宣導,讓香港市民不要只看眼前短期利益和短期波動,明白綠色債券長期大有可為的發展前景,及時由政府機構出面澄清有關綠色債券的不實市場信息。

二是建議扣稅項目鼓勵投資基金進一步參與綠債。在利得稅方面,建議政府可考慮將來自合資格綠色債券的利息收入、買賣及相關利潤一律獲豁免徵收某個百分比率的利得稅,吸引投資者(包括投資基金)投資於此資產類別,進一步推動綠色債券需求。

三是贈送綠色債券鼓勵市民減碳。如果個人、家庭、企業或團體,每個月的用電費、用碳量,低於某一個目標,就贈送一個綠色債券賬戶和一定起始債券認購數給他們,甚至可以給予特殊的電費減免和煤氣費等能源費減免,以此推廣綠債和鼓勵市民減碳。

全球氣候變化引致頻繁異常的極端天氣,嚴重危及各地,全球各國或地區相繼訂立需達至的「碳中和」目標時間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年度會議上宣布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碳達峰,並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香港亦宣布力爭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因此,低碳轉型將是大勢所趨,香港綠色債券在未來將是一個熱門的投資項目,相信在以後一定大有可為,值得期待。

(作者為醫學及衞生服務界選委、湖北省政協委員、香港湖北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