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角度看香港 單霽翔著書講述香港古建保育活化故事

(大公文匯網記者江鑫嫻 北京報道)8000多棟歷史建築見證了香港城市發展,卻面臨夾縫中求生存的尷尬境遇。創建夥伴關係,讓政府、非營利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塵封的歷史建築在「夥伴計劃」中鮮活了起來……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館第六任院長單霽翔著述的《人居香港:活化歷史建築》日前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推出。單霽翔在書中回顧了香港歷史建築保護的歷程,着重介紹「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創新成就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籌建始末。該書的繁體版《宅茲香港:活化歷史建築》也已在香港同步推出。

《人居香港 活化歷史建築》封面。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供圖

單霽翔具備建築學專業背景,長期從事城市規劃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所以一直從這些角度觀察香港的城市治理經驗。2002年至2019年間,他先後在國家文物局和故宮博物院工作,期間因工作需要十餘次到訪香港,實地考察香港的文化遺產保護現狀,感受香港歷史建築保護理念和實踐的迅速發展。

《人居香港 活化歷史建築》內頁。 江鑫嫻 攝

書中既有對香港城市規劃的解讀,又以近百個歷史建築為線索,講述了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香港經驗和香港故事,可謂一部文博視角下的香港城市百科全書。

《人居香港 活化歷史建築》內頁。 江鑫嫻 攝

2007年起,特區政府正式推出了「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這是香港歷史建築保育政策一個新的里程碑。如今,「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已實施到第六期。單霽翔欣喜地看到,包括前北九龍裁判法院、舊大澳警署、雷生春堂、美荷樓、前荔枝角醫院等眾多活化項目已投入服務,並成為熱門公共文化場所。這項計劃為社會公眾參與歷史建築保護提供了良好的參考範例和經驗創新。

《人居香港 活化歷史建築》內頁。 江鑫嫻 攝

單霽翔認為,香港「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有12個方面的特點值得借鑒,包括:完善組織機構、評級制度、嚴格評審標準、制度不斷創新、服務系統、穩定運作模式、科學修復、注重活化傳承、優化夥伴合作、財務支撐、社會宣傳、鼓勵公眾參與。目前,「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不斷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推動作用,並逐步開啟了一場從特區政府,到社會機構,再到普通民眾廣泛參與、影響深遠的歷史建築保護行動,為方興未艾的歷史建築保護提供香港模式、中國經驗。

《人居香港 活化歷史建築》內頁。 江鑫嫻 攝

另外,單霽翔還在書中回顧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從設想到選址、籌備,再到規劃、建設的過程。2015年9月,單霽翔向到北京出席活動的林鄭月娥女士提出,兩地攜手在香港建設一座故宮文化博物館,這一構思在 2016 年 11 月的西九董事局特別會議上通過。香港故宮克服重重難關,前後歷時7年,如今終於落成開放。

「我驚嘆這位博學多才、鑒古通今的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文物專家對香港保育歷史建築工作的深入考察和了解,並就他在書中對『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高度評價表示由衷的感謝。」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為這本書撰寫的序言裏寫道。

據悉,近幾年,單霽翔連續出版了多本著作。從《我是故宮「看門人」》《大運河漂來紫禁城》到《萬里走單騎:老單日記》,再到《人居香港:活化歷史建築》等,這些書有一個共同的系列名:「文化遺產裏的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