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陶瓷配色師盧邊芳:勤學飾瓷通百色 燒出獨特西湖藍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李望賢、李薇)時下年輕人注重「OOTD」(網絡用語,即Outfit of the Day,指年輕人分享當日穿搭,編者註),顏色搭配是重要一環。而在陶瓷行業,有着「胎為骨,花為衣」的說法,國瓷永豐源花紙部副部長盧邊芳所作的配色,正是給陶瓷「穿衣」搭配顏色,「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我們陶瓷配色師,不僅要記住200個母色,還要對它們進窯爐時是什麼顏色,出窯爐會是什麼顏色,怎麼搭配更好看心中有數。有時感覺就是一種魔法。」

20多年前,高考失利的盧邊芳背着家人偷偷南下深圳打工,經親戚介紹進入瓷器行業,從此跟陶瓷結緣,並深入陶瓷配色的「魔法世界」,修煉成「道行高深」的配色師。

黑白的冰墩墩擁抱奧運五環,周圍是細密潔白的雪花,在藍色背景映襯下,溫馨又淡雅。「看起來好像只有簡單的黑白和五環的顏色,但實際上我們用了38種顏色,才呈現出細膩的虛實漸變效果,以前根本沒有人做過,最多只有10多個顏色。」盧邊芳自豪地說。

熟背200母色 研窯變試新色

「這麼多年,只有最開始的時候動搖過,看到業務部門的人穿着光鮮,每天在外面談客戶,收入也比較高。」剛入工廠時,盧邊芳只是給花紙印刷機長當助理拿東西,但她一有休息時間就到公司曬版部、磨料室、包裝部、打樣室去幫忙、學習,長此以往一個人就能掌握並獨立完成4個部門的所有技術工作。勤奮的作風也入了當時花紙部「掌門人」的眼,在董事長劉權輝的鼓勵下,盧邊芳正式拜師。

盧邊芳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調色、配色,她還熱衷嘗試各種新的配色方案。(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望賢 攝)

很快,盧邊芳在花紙部感受到了陶瓷花紙的工藝魅力。陶瓷花紙是陶瓷批量生產中,用來將設計圖案貼上白坯的基礎。在傳統的顏色中,紅和藍混合會成為紫色,但是在陶瓷調色中,這個公式卻不一定成立。 「經過窯爐的淬煉,顏色千變萬化,在打開窯爐之前,你都不知道是驚喜還是驚嚇。」

高考失利的盧邊芳在工作崗位中「修讀」了自己的「大學課程」。盧邊芳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據設計圖稿,選擇顏料進行配色。

師傅沒有明確說要教什麼,但是師傅怎麼做盧邊芳總是留心記着,下次提前主動去做。為了更好地學藝,盧邊芳每天給自己安排了學習任務,每天背幾個顏料的屬性、編號和色彩。

熟背了200種母色以後,她又試着記錄不同顏色在不同溫度的窯爐裏燒出的顏色。盧邊芳的桌上有一摞印着不同色塊的盤子,正是她的實驗品,這也成為部門的一個傳統,「相比紙質的潘通(Pantone),這個更像是我們自己的潘通,需要什麼顏色,怎麼調製,都能很快了解。」

大膽試真金 技藝有突破

盧邊芳對自己的形容是不僅「軸」,而且膽子大。都說「真金不怕火煉」,但陶瓷上的金為何超過800攝氏度就燒成灰了,要怎麼在陶瓷上燒金?這個問題在她腦子裏一旦成型,就非解決不可。剛開始她是偷偷做實驗,試出來一點眉目以後,就跟公司負責人攤牌,誰知他們的想法不謀而合,還搜集了各地的陶瓷回來給她參考,並鼓勵她大膽試,不要考慮成本。

於是,費了幾公斤黃金,盧邊芳成功開創了獨特的釉中金技術。這個技術也被大膽地應用在了「夫人瓷」上。金邊的點綴讓盛開的花朵更有立體感,更雍容華貴,而通過和創新的鎂質強化瓷配合,這些金邊的耐磨性、抗氧化性和硬度都有了極大提升。

夫人瓷◆「夫人瓷」系列之西湖藍產品曾在G20杭州峰會上作為元首夫人們午宴專用的瓷器亮相。 (受訪者供圖)

高難度調配 成品登G20

2016年,剛出師不久的盧邊芳就接到了「大案子」,接手杭州G20峰會宴請外國元首夫人晚宴的用瓷項目。產品由中央美院的黃春茂主導設計,以杭州西湖水的顏色為基調,配以象徵福祿壽的中國傳統元素。而傳統裝飾工藝很難完美地展現這套作品的意境, 「如果是手繪,顏色就可以複雜很多,但是國宴瓷器都不手繪,並且我們的產品還要量產進入市場。」

這就對花紙配色提出極高要求。為了更好呈現 「西湖藍」的底色,她專門去了一趟杭州實地考察。「湖水是通透的,陶瓷則有白坯做底,很難呈現出一樣的效果。」

她前後共調製了30多版的顏色,終於調出了理想的「西湖藍」,還大膽地將色釉分離技術、釉中金技術、浮雕金技術等多個新技術結合運用,使陶瓷畫面更加潤澤靈動。

見到淡淡的粉藍色搭配金邊點綴的橘黃色牡丹花,黃春茂說了一聲「絕了!」盧邊芳懸着的心終於落地。這套「夫人瓷」至今也仍是他們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因它曾在G20杭州峰會上作為元首夫人們午宴專用的瓷器亮相,從而得名「夫人瓷」。

俄羅斯套娃賦靈感 38色疊印杯成爆款

從2009年開始,盧邊芳所在的公司開始開拓國內市場,雖然一樣做陶瓷配色,難度卻是成倍增長。「歐美喜歡的圖形基本都是幾何、線條,用的是大色塊。但來到國內市場,圖紙就變得複雜了。例如一個蟠桃尖,我們需要做顏色漸變來呈現層次感。」過去一個陶瓷上最多用七八個顏色,如今的作品最少都有15個顏色。

冰墩墩馬克杯◆用到了38種顏色,開創行業先河。 (受訪者供圖)

多色疊印技術 遠超行業水平

冬奧會產品是盧邊芳最新攻克的一大難關,也成為今年業績「出奇制勝」的關鍵,但看似簡單的設計稿,卻讓盧邊芳動了大腦筋。盧邊芳指着杯子上藍色的背景說,「你看起來是一個藍色,實際上我們用了6種藍色,達到漸變的效果,我們自己都說是『五彩斑斕的藍』,還有冰墩墩的黑色和五環的黑色,由於虛實不同,配色的時候也要拆分出來。」看起來簡約大方的圖案,被拆分了整整38個顏色。這款「冰墩墩」馬克杯,一經問世就成為「爆款」。

要知道,陶瓷製作中,一種顏色對應一個網板,「顏色太多,容易套位不準,清晰度不夠,行業裏最多也就做10多個顏色。」面對半人多高的網板,整個花紙部門都陷入了沉默。

正在這時,朋友送的一組「俄羅斯套娃」給了她靈感,「俄羅斯套娃是小的在裏面,大的在外面。我們反過來了,先鋪一層淺一點的,再一層層鋪深一點的,最後疊加出黑色,同時淺中深的漸變效果也有了。」盧邊芳拿着這個作品給設計師解釋的時候,「設計師都驚呆了」 ,這個遠超行業水平的多色疊印技術,讓他們在行業內再次名聲大噪。

而對盧邊芳來說,每天穿梭在花紙部幾個生產車間,隨時準備應對挑戰的日子,快樂而充實。「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出現,需要你反覆實驗,積累經驗,這也是我特別喜歡陶瓷配色的原因之一。」

她說:「沒有天生的工匠,只有堅持不懈的技藝工作者。」

入門易出師難 願培養真興趣

盧邊芳與徒弟在交流。(受訪者供圖)

為了在孩子們的內心埋下一顆陶瓷的種子,盧邊芳在社區的「四點半課堂」活動中當志願者,給孩子們上陶瓷文化課;也帶領孩子們走進工廠,親身去探索瓷器的奧妙,感受歷史窯火不熄的溫度。

專業人才稀缺 惟靠師徒相授

「說實話,陶瓷文化有8,000多年的歷史,我自己了解的也是冰山一角。我只能從一兩個小切點入口去勾起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對陶瓷有一個淺淺的概念。」盧邊芳說,很多孩子們上完課以後眼神冒光,充滿好奇。

「我希望孩子們從小接觸陶瓷這個東西,等到他長大,對陶瓷文化有更深的認知的時候,願意從事這個行業。這樣我們陶瓷才能源源不斷生生不息,得到更好的發展。」據介紹,陶瓷配色師目前尚無大專院校培養對口人才,需要工廠自己去進行傳幫帶的工作,而傳授方式則是師徒相授。「我們這個行業入門門檻不高,只需要一個基礎的美術功底,但要學成非常難。」盧邊芳指,陶瓷配色對個人綜合能力要求較高。除了要有審美,還需較強的色彩敏銳度、邏輯思維能力。因為一個肉眼看到的色粉,在不同網目厚度、不同印刷角度、不同爐溫影響下,最終成色都會不同。而即便把某個顏色調出來了,還得考慮這個顏色是否可以和畫面中其他顏色兼容。

鼓勵新人嘗試 興趣帶動發展

盧邊芳說,自己會給予新人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例如讓他們自由嘗試配色、獨立操作一些花紙。「做師傅的要學會撒開手,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用年輕人的思維方式來做事,我們只要掌舵就好。這樣他們才能更自主地愛上陶瓷,然後才會願意留下來去學習技術。」此外,盧邊芳指,目前國家對工匠型技能人才的扶持力度也有助於企業留人。「深圳每年會舉行不同的技能大賽,比如鵬城十大工匠、龍華十大工匠等。這樣的宏觀政策對能沉下心學手藝的孩子影響還是蠻大的,拿到證書既是一個榮譽和激勵,也是對技能工作的尊重和肯定。」

(來源:香港文匯報A09:要聞 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