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25年|港古董業經紀人黑國強:背靠祖國大市場  回歸後再起飛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夢薇、張美婷、潘達文)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為香港的文化事業帶來巨大機遇。其實回歸祖國的25年,也正是香港藝術品交易市場風雲變幻,溫度漸漸升騰的25年,本港大型藝術場所相繼落成、藝術博覽會紛紛落戶,香港亦趁勢發展鞏固自己的市場優勢,坐穩亞洲藝術品交易市場的龍頭交椅。子承父業的黑氏古玩第二代掌舵人黑國強(香港古董及藝廊協會創會主席)目前擔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成員,他親身經歷回歸之後內地古玩藝術品在香港的行業變遷,借勢創建香港最具規模的古董藝博會「典亞藝博」,直言內地強勁的藝術品市場影響香港古玩行業的生態和發展走向,「若香港沒有回歸祖國,就不會有強大市場支持而成為中外文化交流和藝術品交易中心,這是一個事實。」

今日隨着越來越多年輕人關注中國古物,古董開始和元宇宙概念結合進行呈現。

1999年,黑國強創辦了品牌「研木得益」,並在古董街設立古董傢具店,回首初成立研木得益時,正值香港古董行業市場風向的轉移時期,「當時香港的市場不再是歐美市場佔主導,反之以內地客為主,歐美市場,以及台灣、香港本地市場佔較少份額。」

黑國強讚嘆回歸後的行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香港古玩界人士:冀文體旅局加強香港對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角色

1997年是古董行業的分水嶺

談起入行契機,黑國強笑言這是命運的安排,作為黑氏古玩業的第二代掌舵人,黑國強在高中便開始打理爸爸的生意,「當時只有我一人留在港,哥哥姐姐不在香港生活,他們也沒興趣投身這個行業,我也算有一點興趣,當時以為是爸爸的生意,應該很容易做,但原來並不容易。」

1987年入行至今已35年,儘管黑國強當年已是「太子爺」,但他也要從雜務做起,「清洗舊筆筒、打蠟、修補裂痕都要做,頭幾年我曾懷疑自己是否入錯行,後來才發現這些基礎功夫是很重要的。」憶起初入行之際,黑國強指當時香港的古玩行業與現在有很大的分別,當年香港的中國古玩行業以歐美客人為主,「對他們而言,東方的物品有種吸引力、神秘感、充滿幻想,他們對傳統文物收藏、漢學研究也很感興趣,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經濟實力頂峰,因此他們也有資源去做買賣,我們當時正是面對這族群。」

1990年,黑國強於山西考察古家具時途經天龍山石窟遺址拍照。

而這些在九七年開始漸生變化。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是香港重要的歷史時刻,對黑國強而言,1997年也是對香港古董行業重要的一年,「我會形容1997年是古董行業的分水嶺,不是因為政治因素,只是當時市場風向的轉移。」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千禧年代初,歐美市場滑落,世代交替,他指當時歐美新一代的收藏家對中國文物購買力減弱,「因此他們未必會繼承上一代的古董文物,所以當時也多了東方的古董文物在拍賣行出現。」碰巧內地市場自改革開放後漸趨成熟,大眾購買能力持續向上,無縫接軌了原本供給歐美市場客人的貨品。「基本上,當時香港原本有八成的客人來自歐美市場,但其市場滑落後有九成的文物貨品被內地市場所承接,這是回歸前後最明顯的轉變。」

在香港做古玩的博覽會

黑國強目睹香港古董行業因內地市場再次起飛、歐美市場在香港佔有率逐漸滑落,「1999年在古董街開設店舖後,我便到歐美以參展商身份參與當地的藝博會,1999年至2001年我到歐美參展獲得很好的經驗,也十分成功,有利潤、找到長期合作的客戶。」這數年的參展經驗令他反思在香港設立藝博會的可能性。

當時正值2003年香港受非典型肺炎打擊,大規模感染令香港市民感到徬徨,在香港各界呼籲要眾志成城對抗病毒之際,他決定扎根香港市場,設立藝博會,「藝博會是一個很好的文化交流場地,當時因為『非典』生意不太好,也令我有時間反思如何推動文化交流,開始着手籌辦活動。」因此,「國際亞洲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典亞藝博前身)終於在2006年成功舉行第一屆活動。他形容,策劃藝博會當時對他而言算是「另類創業」,重新把以古董為主題的博覽會引入到香港,「由我父親那一輩擁有內地背景來港發展古董行業,到我學師的年代,因古董買賣而全世界遊走,我對整個香港古董行業的發展和了解會比歐美人士更清楚,當時我也很有信心能做好。」他也回憶,當時古董交易都是中國舊時代傳統延續下來的模式,一點也不「洋氣」,而藝博會,讓古物的交易變得「光鮮亮麗」,也會引起年輕一代的興趣。

2006年國際亞洲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現場。

各種藝博會可以在短短十數年間,發展得如此迅速,由原本一年只有Art Basel(巴塞爾)、典亞藝博的藝術展覽,到周邊小型藝博的出現,發展至今一年中舉行四五個藝博會,黑國強表示:「這是大家從沒有想像過的。」他分析箇中發展速度快的原因是內地市場的參與,七十年代末內地改革開放、經濟起飛,因此有了新的族群、新藏家,內地出現了市場的新貴,「他們由初期對中國傳統文物有興趣,到後來對古今中外所有藝術品都有興趣,形成了至今各類型的藝術品百花齊放的局面。」而這,也正是古董藝博會可以在中國的國際窗口——香港,不斷發展壯大,延續生存的原因所在。

如今的典亞藝博現場。

市場發展依靠國家優勢

黑國強強調,回歸前後香港的優勢一直沒變,香港一直擔當同樣的角色——中間人,不過古董行業的市場走向不同了,由歐美市場轉向內地市場主導。

特首林鄭月娥曾在去年指出,香港已超越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品拍賣市場。言及於此,黑國強指香港能成為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市場也是九七回歸後的累積,「這不單是指對中國文物有興趣,引伸至現在的歐美藝術品,上至文藝復興時期、下至21世紀當代藝術,香港也在藝術品交易上擔當重要角色,至少香港是藝術品展示中心,香港的周邊地區國家和城市也不多這樣的藝術品展示模式,大拍賣行、國際級的畫廊進駐香港的數目,比起周邊地區更多,也表示在營商成本高的香港,他們也可以衝破成本問題,在港插旗成立公司,這也凸顯了香港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上的地位,這是回歸後我們所見的,回歸前我們是從來沒想過香港能成為第二大交易市場。」

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一直吸引不少人才到港,買賣交易、交流分享,不少海外畫廊會在香港設立公司作買賣平台,黑國強表示,香港一向在世界中佔有各方面的優勢,「香港的基礎設施、法規、人才流通、外匯、物流等等一直都是吸引海外畫廊駐港的因素。」他直言,香港有唯一一項不利因素:空間成本高,以致營商成本增高,「因此有部分畫廊會選擇北上到內地設立公司,這也是看準了內地的空間大、營商成本低,我認為這也是好事,香港和內地可以相輔相成,兩地配合,造就更好的營商環境。」

(來源:香港文匯報A11:要聞 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