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部隊之聲 | 反恐專責組聯繫化工業界 防範暴徒製爆炸品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到五金店派發宣傳單張,提升業界對危險品危害性的認知,警惕與危險品相關的違法行為。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大公報記者古倬勳報道)警方及跨部門反恐專責組6月啟動「安全社區·承諾」計劃,提升化學品原材料業界的安全意識並加強與業界的聯繫,防止化學品原材料遭用來製造爆炸品,危害社區安全。

警方表示,由2019年中至今,共破獲20宗涉及爆炸品或其原材料相關案件。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相關行為變得隱蔽,上月警方便在黃大仙一個公屋單位檢獲藏有大量製造炸彈的原材料和工具,包括硝酸銨、硫酸、硫磺等等,該類可製作炸彈的原材料可在市面上的五金店和化工原料零售店內輕易購入,反映極端分子仍然有方法從不同途徑取得化學品自製爆炸裝置,收藏在賓館和住宅單位內,情況令人關注。

提升公眾對危險品認知

警務處跨部門反恐專責組高級警司梁偉基昨日重申,極端分子嘗試製造的爆炸品在外國的大型恐怖襲擊中經常出現,若那些原材料被用作製造爆炸品可造成嚴重傷亡,將對本港社區安全構成風險,因此有必要加強向業界和市民宣傳,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在「安全社區·承諾」計劃中,邀請了包括五金及化工原料零售店、化學品供應商、物流業界、大學、中學及私營實驗室等化學品原材料相關的業內人員參與,為參與單位舉辦保安意識教育講座。消防處高級消防區長張傲天表示,專責組會向業界詳細解釋新修訂《危險品條例》下的規管制度,提升公眾對危險品危害性的認知,警惕與危險品相關的違法行為。計劃將分階段推展,警方期望於年內推廣至全港各區的化學品原材料持份者,與業界聯手建立龐大的情報網絡,防範不法分子利用化學品作危害社區用途。

警方會要求參與單位熟知並遵守包括對各類危險品與化學品於儲存、使用、運送、製造、進口申報上的規管等法例要求,業界亦應妥善整理化學品存取記錄和存量,確保儲存點有完善的保安設備和措施,做好安全管理,若遇到有人購買大量各類型化學品等不尋常情況,應盡快向警方舉報。

警方反恐舉報熱線:6366 6999

警辦釣魚電郵演習 近八成企業「中招」

在新冠疫情下,企業加速數碼化,惟不法分子亦趁機利用釣魚攻擊進行網絡犯罪。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去年共錄得806宗與釣魚網站相關保安事件,較前年增加62.8%,警方今年首四個月則接獲127宗電郵騙案,受害人合共損失3.3億元,損失金額佔整體科技罪案的33.2%。

35%參與者至少「上釣」一次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范俊業警司本月17日在警方記者會上指出,黑客通常會漁翁撒網般發放釣魚電郵或短訊,騙取受害人或機構的敏感資料及金錢財產,甚至會攻擊企業數據以勒索贖金。

為了提升企業的網絡安全意識,警方4月邀請了61間不同行業的機構進行釣魚電郵演習。在3175名參加者當中,有35%打開了至少一封釣魚電郵,當中32%更曾開啟多於一封;有79%公司發現至少1名員工曾打開電郵連結。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葉卓譽總督察形容情況並不理想,因為黑客只需攻擊一名員工的電腦,便可入侵整間公司的網絡。

警方去年12月在「守網者」網站增設了「網絡釣魚詐騙搜尋器」,市民輸入可疑網站或電郵地址再按搜尋鍵,即可知道網站是否存在風險。今年1月警方亦與港大研發和推出「可疑電郵偵測系統」,協助中小企自動識別可疑電郵,避免企業墮入電郵騙案。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網絡安全經理林嘉棋則建議企業員工,為經常瀏覽的合法網站添加書籤,以避免在透過搜尋引擎進入網站時誤入釣魚連結。

香港中華廠商會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盧金榮博士強調,網絡安全不僅影響個人和企業,亦攸關國家安全,期望社會各界加強合作提升公眾網絡保安意識。

(來源:大公報A9:港聞 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