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樂風華正茂時|他從「音樂聖手」到「授人以漁」 用音樂架起一座橋

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

《華夏原創金曲榜》「大咖到」

推出系列訪談《港樂風華正茂時》

讓我們走近知名音樂人

共享港樂精彩時刻

共唱新時代港樂美好篇章

向雪懷,在香港素有「音樂聖手」之稱。從1985年至1997年,向雪懷在香港一家知名唱片公司工作,通過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他從一名普通員工最終成長為這家唱片公司的唱片監製。

在這期間他為許多香港歌手打造過膾炙人口的歌曲,像譚詠麟《朋友》、張國榮《痴心的我》、李克勤《月半小夜曲》、黎明《哪有一天不想你》......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港樂,都是出自向雪懷之手。

香港回歸祖國後,向雪懷的工作重心逐漸轉向內地,他的音樂風格也逐漸由商業化轉向具有家國情懷主題性創作。《奧運北京》《香港我家》《共同的家園》《國家》這些感人的佳作,都是由向雪懷來填詞的。

向雪懷以一顆赤子之心,用簡單質樸的歌詞,表達出自己對祖國的真情實感。在歌曲《國家》中,有這樣一段歌詞:「男兒立志報國,立志心向這大地」,「家國本一心一意,耀眼滿天的旗幟」。每一字每一句都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彰顯着向雪懷心向祖國的堅定信念。

深耕內地音樂土壤後,向雪懷決定扎根在內地辦學、教學。他不僅被星海音樂學院聘請為客座教授,同時還在貴陽建立了自己的音樂基地—「向雪懷音樂基地」。他希望可以通過這個音樂基地,把他多年來在音樂創作和製作方面的經驗,傳授給內地熱愛音樂的朋友們。

同時向雪懷也呼籲和鼓勵香港年輕的音樂人,能夠多與內地交流互動,進一步了解內地的多元文化,到內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向雪懷說:「國家給很多很好的政策給香港同胞,我這個年紀都已經回來內地努力,香港的年輕人,你們為什麼不來內地努力呢?如果你的理想是音樂,就更應該早點來內地。

向雪懷一直以音樂為橋,積極為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音樂文化交流合作而努力。

2021年8月,經過一年左右的籌備,國際華語音樂聯盟正式成立。作為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的創始人,向雪懷希望能夠有更多來自香港和內地的音樂工作者,通過交流與合作,提高華語音樂創作水平,創作出更多的優質音樂作品。

(來源:大灣區之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