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找到我的舞台|(有片)張家誠努力圓夢不留憾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朱燁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主題曲《前》是出自香港作曲家、音樂人張家誠之手,這位音樂人在北京接受了香港文匯報的獨家專訪,原來他2年前就到北京發展,他說做音樂讓自己特別有滿足感和幸福感,所以無論是選擇堅持做音樂的路還是決定來北京發展,都離不開「任性又幸運」的影子。他認為人生一定要有勇敢的一刻,跳出舒適圈,逼迫自己去改變、去成長,用穩定的情緒迎接挫折,用積極的步伐跟上時代,到垂垂老矣時才不至於悔不當初。「北京的格局很大,讓我的心態也改變很多。」雖然只有短短兩年,他已愛上了這座城市。他覺得作為中國人,非常自豪也很幸運,一定要更加努力,給下一代、給中國的未來留下有價值的貢獻。

◆張家誠認為,努力奮鬥過才算人生沒有虛度。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主題曲《前》近日發布,該曲由張家誠作曲、編曲和監唱,陳少琪作詞及監製,由28位香港及內地歌手共同參與演唱。張家誠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希望不論是香港人還是內地人,都能夠從這首歌中感受到拚搏和努力,感受到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張家誠的《前》作曲手稿。

主題曲傳遞團結一心拚搏

來北京的張家誠對咖啡廳情有獨鍾,在無數個下午,他都會抱着電腦安坐一隅,靜看歲月、找尋靈感。《前》這首歌,也誕生於一間咖啡廳。那是個驕陽似火的北京夏天,至今回憶起來,張家誠都記得,那天天氣很好,陽光燦爛、萬里無雲。「當時接到陳少琪的電話,我們確定會一起為回歸25周年做些什麼,之後我便開始思考,這首歌的旋律應該是什麼感覺呢?」他說,「抬頭看到一望無際的藍天,便覺得不如就用藍天吧,像藍天一樣凝聚在一起,像家人一樣擁抱在一起。」

他覺得,這幾年的香港經歷了很多,希望通過這首歌能讓香港人團結在一起,發揚獅子山下精神,一起建設更加美好的香港。他透露,這首歌有兩個不同的編曲版本,一個突出奮鬥能量,加入了搖滾元素;另一個突出溫暖和諧,加入了管弦樂元素。「現在大家聽到的是第一個版本,第二個將會由與第一版不同的歌手們演唱,料也將在七一回歸之前發布。」

歌曲需要正氣 琅琅上口

張家誠認為,歌曲需要一種正氣,將大家聚在一起,唱出、帶出更多正能量。而這首歌的旋律秉承了自己寫歌一貫的基本條件——琅琅上口,讓大家聽一次就記得住。他希望,聽到歌曲的朋友們都能感受到香港人的努力,其實與內地人一樣,港人也一直勤懇地在發奮圖強。「努力,是中國人的特色,是我們的民族特色。」

談起與陳少琪的合作,他表示兩人已有近20年之久的友情,因此十分默契。「第一次合作的歌曲是鄭融演唱的《紅綠燈》,至今已有17年,去年我們還一起合作了《起跑線》,呈現在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上。」他說,「我們倆的合作可謂是如魚得水、得心應手。」

只是疫情又為《前》的錄製增加了不少難度,大部分歌手都通過遠程在線的方式完成了錄製。「雖然大家看到的是每位歌手一句歌詞的呈現,其實錄製時,每位歌手都需要唱完大半首歌曲。」 據他介紹,錄製時間大概需要2-3小時/位,不過好在歌手準備得不錯,香港電台也很專業,效率很高,不到一周便錄完了20幾位歌手。

◆張家誠、陳少琪與楊千嬅在線上錄製《前》。
◆張家誠與菊梓喬通過線上錄製《前》。

不過,他透露,最困難的部分不在錄製,而是後期。「後期的工作量比錄音大好幾十倍,因為人數太多了,等於做一首單人演唱流行歌曲的幾十倍工作量。」他說,「但成就感也很大,一個月之後當所有後期完成,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最終版本時,感覺心裏特別踏實,特別滿足。」

音樂反映時代變化

選擇從香港跨到北京,與當初選擇從穩定打工族跨到自由音樂人一樣,對他而言,都是一次勇敢又冒險的挑戰。「我經常會想,等我到了60歲退休的時候,會不會為此生未完成的夢想而後悔?不論輸贏,至少我盡力追求、努力奮鬥過,也算人生沒有虛度。」 雖然北京沒有親人、朋友,對內地音樂行業也不熟悉,但他還是決定放手一搏。他認為,成長就是要不斷逼迫自己跳出舒適圈,去做那些「讓自己不太安心」的東西。

◆張家誠與鍾鎮濤錄製《前》。
◆張家誠與陳少琪(左)及容祖兒錄製《前》。

「時代變化很快,人也需要不斷地去變化,居安思危,才能跟上時代的節奏。」他對記者說,「做音樂也是如此,即使是自己從未嘗試過的曲風和類型,我也願意去學習去嘗試,只要案子到手裏,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做好,這樣才能真的進步。」他稱,在北京生存最直接的方式是,拿作品去說話,用能力去說服。「在這裏認識了很多很棒的樂手和團隊,好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為自己劃定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場開放 接受程度高

張家誠認為,音樂是當代文化的副產品,最能反映時代變化,生活體驗是音樂創作中很重要的一環。「來北京前我只能憑空想像這裏的樣子和人們喜歡的音樂口味,來了之後才發現有很大不同。」他說,「這裏平台多、機會多、人才也多,可謂是百花齊放,只要用心做,北京總會有屬於你的市場。」他認為,北京的市場開放,接受程度非常高,不局限於音樂行業,其他領域也是如此。

「北京是我很愛的城市,它所具備的大格局,和首都獨特的文化底蘊,是在其他國家都感受不到的。」他透露,自己曾去國家博物館和天安門等一些有歷史文化沉澱的地方遊覽,與人攀談時深深地感受到,這是一個中國人以國家為傲的時代,也是歲月安穩幸福的時代。「現在國家為我們創造了這樣好的發展條件,當然應該努力抓住,要給未來留下點貢獻。」

◆張家誠愛上北京獨特的文化底蘊。

耳聽音樂手能彈 玩具琴意外打開音樂大門

張家誠被香港媒體稱為「TVB御用作曲人」,他曾獲華語金曲年度作曲人獎、亞洲流行音樂大獎最佳作曲人、香港最佳作曲人等多個獎項,作品逾500多首,其中不乏《紅綠燈》、《仍然》、《忘記我自己》、《眼淚的秘密》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談及與音樂結緣的故事,他忍不住笑起來,神秘地對記者說:「這個故事從沒講過。」原來在4歲那年,父母送了他一架玩具電子琴當作生日禮物,從此之後只要是電視劇的主題曲響起,他便會聚精會神地聽。更神奇的是,他可以過耳不忘地將整首曲子記在腦中,再抱過小小玩具琴,用一根手指在上面敲來敲去,敲出完整的曲調。5歲那年,他已經作出了人生第一首曲子,「當時還不懂曲譜,就用 『哆來咪』這樣的漢字記錄在紙上,覺得很有趣。」

到上小學,家裏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便送他去學習唱歌、口琴等,不過因為家境普通,還是不捨得送他去學鋼琴。「那時爸爸跟我約定好,如果學習成績可以進步十名以上,便允我一架真正的鋼琴。」於是,他日夜苦讀,好不容易達標,可父母又反悔了,因為鋼琴實在太貴。「我那時便一直大哭。」他笑着說,「覺得這是天大的事情。」終於,小學三年級時,在他的苦苦堅持下,擁有了人生第一架鋼琴。

這琴至今還未丟棄,仍存放在家人處。「這代表着我的初心,之後的日子裏,我也一直在為做音樂而抗爭、去奮鬥,勇敢又任性地堅持着。」 然而得到鋼琴後的他並沒有按部就班地彈奏名曲,而是喜歡「瞎彈」,還喜歡「改編」。與兒時一樣,聽過就能彈的能力依然存在,彈奏流行歌曲時,偶爾覺得人家的和弦差點意思,他就會自己改。中四那年,在琴行發現電子琴能將彈奏的曲子錄下來,還有很多貝斯、架子鼓、管弦的音色可選,便買了一台,自此開始了創作的生涯,即使在英國讀大學時也沒有停止過。

他認為,能做音樂非常快樂且滿足。「音樂能找到我,與我結緣,是非常幸運的事情。旅途中遇到了很多伯樂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更覺得感恩。」做音樂的這許多年,他從未追求過地位和名利,他只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得到聽眾的認可和喜愛,希望能用音樂帶給大家鼓勵、感動或改變,哪怕只有一丁點,他覺得就足夠了。

初心|聯手央視創作《我們會更好》 笛聲搖滾串聯香港歷史

◆張家誠在北京某錄音室錄製歌曲。

除了歌曲《前》,張家誠應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邀請,創作了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歌曲《我們會更好》。據悉,此歌曲以粵語為主,融合普通話共同演唱。歌詞創作巧妙運用「海」、「河」、「灣」等30多個偏旁為三點水的漢字,凸顯大灣區的地域特色,用橋、岸、燈塔等意象勾畫香港與內地的血脈親情。 整首歌曲清新明快、朝氣蓬勃、琅琅上口,用音樂獨特的感召力和穿透力,傳遞香港各界同胞期盼背靠祖國香港更加繁榮穩定、未來會更好的心聲。這首歌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後期製作中,將於6月下旬推出。

張家誠表示,這首歌與《前》的創作初心不同,後者希望展現溫暖團結和力量感,前者則側重於展現香港的歷史。「香港不止是繁榮的購物天堂和金融中心,香港還有很多故事和角色。」他說,「希望內地朋友能多一些對香港的了解,因此這首歌的創作角度選取了香港從小漁村開始,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

張家誠透露,這首歌以笛聲作為開端,展現漁村風貌,中間加了輕搖滾和奮進的音樂元素,終端又回歸笛音。「我希望不論是香港還是內地的朋友,都能不忘初心,我們走過的路很遠,見過的風景很多,或許踩踏着泥濘、伴隨着跌倒,但我們要永遠記得初心,永遠記得努力,未來才會更好。」

分享|咖啡廳舒適空間激發創作靈感

至今為止,張家誠已向市場推出500多首歌曲,雲端還存着1,400多首「靈感」,是一位當之無愧的「高產」作曲人。他笑着對記者稱,自己寫歌很快,常常是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醞釀出新的靈感。仔細回想靈感誕生的秘訣,他認為,主要與創作環境、心態和天分有關。

◆張家誠在北京的家中作曲。

「或許是明亮的光線、清新的郊野,又或許是安靜的室內、昏暗的燈光,首先要找到一個能讓自己覺得舒適放鬆的環境。」就他本人而言,更喜歡裝修風格文藝復古的咖啡廳,聞着咖啡的香氣、聽着慵懶的爵士樂,更容易讓他產生靈感。「我不能在有壓力的狀態下工作,不能被頻繁催促,需要很平常心的狀態。」

此外,大的空間對於激發靈感也非常有裨益。「這也是我喜歡北京的一個原因,這裏空間很大,我的靈感特別多,」他說,「餐廳也好、咖啡廳也好,不僅大,店家也不會趕客,在沒有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時候,我就會有很多靈感從腦海中閃出。」

(來源:香港文匯報A05:要聞 2022/06/15)

更多閱讀:

在祖國找到我的舞台|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的女演員張芷瑛:香港是我的根 北京給我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