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 | 振興香港文化產業 添都市魅力勃興經濟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關於香港藝術創新的研究報告,建議新一屆政府成立專責推動文創產業發展的政策局後,整合傳統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事務,振興香港文化創意產業,將香港建設成充滿文化內涵、薈萃東西方文化、活力四射的大都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既是國家既定發展方向,也是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升香港競爭力的施政重點之一。香港文創產業根基深厚,新一屆政府為香港文創產業的發展制訂目標為本、以產業為導向的策略藍圖,只要在軟硬件資源配套、與內地和海外密切交流合作、注重培育人才等方面加強統籌推動,就可以讓香港文創產業再度勃興,成為帶動香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香港因為歷史淵源和東西方文化結合,有鮮明本土特色的文化產業不斷傳承,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以影視、音樂為代表的強大文化產業在內地、日韓、東南亞一度獨領風騷,香港獲得「東方荷里活」之稱,影視、音樂在區內整整影響了幾代人,直到今日香港的經典影視作品、流行歌典在內地仍家喻戶曉;近期內地和香港電視台合辦的節目《聲生不息》在網絡上大受歡迎,節目比拚的就是唱好香港經典歌曲。儘管香港文創產業如今面對激烈競爭、有所褪色,但依然底蘊深厚、獨特的文化特色鮮明,仍有眾多有心人和後起之秀全力推動,重振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絕對大有可為。

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紐約、倫敦除了是國際金融中心,同時是國際文化中心。香港既傳承中華文化,又交融西方文化文明,中外文化薈萃是香港的最大特色和優勢。香港應積極善用、充分開發寶貴的文化創意資源,把打造國際文化創意之都、增添國際都會魅力作為發展目標。以往香港文化產業的輝煌,主要靠市場推動,政府介入甚少;而時移勢易,如今韓國、泰國等鄰近地區的文化產業迅速興起,正是政府扶持的成果。環球很多地方早已設立專責的文化決策部門,從政策、資金等不同方面支持本土文化產業發展。

「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振興香港的文化事業描繪藍圖;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的競選政綱提出「塑造文化之都,推動創意經濟」,強調要加快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地位,讓藝術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經濟的新引擎,這更是香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行動綱領;政府架構重組後增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香港在政策方向、政府架構等方面的準備安排,增強港人對振興文化產業的希望。

在21世紀打造香港成為文化之都、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推動與現代化科技、互聯網科技結合的新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不僅能夠加快香港產業升級轉型,增加優質就業職位,更可為青年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新一屆政府應廣泛聽取文化界意見,全面掌握香港文化產業的的現狀和困難,在背靠國家、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基礎上,做好文化產業數據建設、跨境合作、人才培訓的規劃,並以結果為目標強化落實,讓打造香港文化之都的步伐走得更穩更遠。

(來源:香港文匯報A04:要聞 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