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扶貧工作應做到全方位

文/劉仲恆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8日主持扶貧委員會第四屆任期內的第6次會議,總結本屆政府扶貧助弱工作的成果,筆者希望就過去數年的實際狀況來理解及解讀。

要點一:以正確角度理解扶貧成果

新冠病毒疫情曾肆虐全球,香港經濟在2020年亦陷入嚴重衰退,失業率急劇惡化,尤其是基層勞工層面更嚴重,加上人口高齡,各項因素都對扶貧工作造成莫大壓力。即使情況如此,政府以正面的態度應對,投放的資源創歷年新高,在恆常現金政策以外,推出多項一次性的逆周期措施,不但大大紓緩了基層人士的生活壓力,也穩住了經濟和就業。由去年11月公布的2020年貧窮人口數字可見,在計及所有現金和公屋福利後,本港的貧窮人口由政策介入前的165萬,大幅減低到55萬,脫貧人口高達110萬人,貧窮率也下降了近16個百分點。

以過往貧窮情況分析所得的啟示,長者和在職貧窮住戶這兩個羣組需要特別關注 ,而恆常現金措施方面,綜援的扶貧成效最高,計及所有選定政策,公屋是最有效的減貧措施。

要點二:來屆政府要貫徹扶貧工作

在扶貧的理念方面,相信無論是這一屆還是來屆政府,目標都是努力建設支援家庭、扶貧安老的仁愛共融社會。香港社會一向敬重自力更生的人士,亦認同政府為協助市民適應新經濟和新工種而致力提供教育、培訓及再培訓。雖然社會普遍敬重自力更生的人,但也認同政府通過收入再分配的方式,藉着不同的福利制度,為無法自給自足的人士提供適切的照顧,並且會繼續投放資源及運用創新科技,讓長者得以安享晚年的黃金歲月。

從數字上來看,本屆政府花在社會保障計劃和各項福利服務的社會福利經常開支,由上任2017年時的653億元,大幅上升了71%到2022至23年度的1,118億元。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政綱裏已經表明,「關懷安老助弱解困」會是來屆政府施政的一項方針。李家超多次強調他的做事風格是「以結果為目標」,因此,筆者作為扶貧委員會的非官方委員,熱切期望能跟新一屆政府緊密合作,達成「關懷安老助弱解困」和共建仁愛共融社會的目標。

要點三:扶貧策略輿支援

扶貧的策略是以現金福利協助有需要長者脫貧。透過發展經濟,提供培訓和再培訓,鼓勵就業,並以職津為較低收入的在職住戶,特別是育有兒童的住戶,向貧窮人士提供財政支援。

至於長者生活津貼,是以個人或夫婦名義申請,而並非以整個家庭為單位作入息及資產評估。津貼設有兩層津貼,包括高額津貼(每月3,915元)和普通津貼(每月2,920元),最多長者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約64萬名受惠人中,有約92%正領取高額津貼。

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會讓選擇移居粵、閩兩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領取高齡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惠及超過21,000名長者。現在目前申請公共福利金須符合申請前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離港寬限為56天,政府會探討放寬離港日數,為有意申請相關津貼並在內地養老的長者提供更大彈性。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職津計劃)是支援工時較長、但收入較低,而又沒有領取綜援的「在職住戶」,根據多勞多得的原則,按工時提供津貼,鼓勵市民自力更生。以一個有兩名兒童的四人家庭為例,自2020年7月開始,他們每月最高可獲4,200元職津,較前低津增加超過六成。2022年4月約有6萬個活躍職津住戶(涉及約20萬人,包括約78,000名兒童),較前低津計劃增加超過一倍。2022-23年度職津計劃的預算經常開支約為25億7,000萬元,較2017-18年度(前低津計劃)大幅增加約三倍。

要點四:簡化關愛基金的審批過程

在2011年成立的關愛基金,援助未納入社會安全網,或雖身處安全網但仍有某些特殊需要未獲得照顧的社會人士,在扶貧工作方面,發揮着補漏拾遺的功能。早在成立之初,關愛基金就推出醫療援助項目,資助合資格的病人使用療效較高的特定自費癌症藥物、購買價錢極度昂貴的藥物和在體內設置醫療裝置,多年來受益病人無數。筆者認為,來屆政府應積極考慮簡化關愛基金醫療援助方面的審批過程,把病人要等待已獲審批藥物的時間,縮短到六個月。

關愛基金成立的另一個宗旨,就是協助政府硏究有哪些措施可考慮納入政府的常規資助和服務範圍。筆者覺得,關愛基金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政府「三司十五局」的架構重組已經定案,重組不同政策局正好是發揮關愛基金工作的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來屆政府應該趁架構重組,積極鼓勵不同政策局研究和推行跟扶貧相關的先導項目,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受益。

要點五:公屋的扶貧成效

過往的年度《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均顯示,公屋的扶貧成效非常明顯。2020年,公屋協助了超過26萬人脫貧,降低了貧窮率達到3.8個百分點,成效較一般恆常現金政策還要高。一般基層住戶如果獲編配公屋,除了居住環境得到大幅改善,他們在房屋方面的開支必然大大減少,增加了住戶的可動用資源。目前接近六成綜援家庭為公屋住戶,綜援租金津貼可全數支付絕大部分綜援公屋住戶的租金。因此,要徹底解決貧窮問題,積極覓地建屋尤為重要。

(作者為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放射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