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裝備迭代 機械外骨骼提升戰鬥力

(大公報 記者 馬浩亮)日前,「應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區抗震救災演習在甘肅張掖舉行,解放軍、武警等協同作戰,「鯤鵬」運-20、運-9醫療救護機等大型裝備出動,助力救援人員搬運重物的機械外骨骼亦亮相演訓場。解放軍單兵裝備近年快速迭代,除了新式突擊步槍、智能終端、戰術背心等外,使用了大量碳纖維材料的外骨骼也大範圍列裝,利用機械傳動提升單兵體能,令士兵如同化身鋼鐵俠,即使女護士也可獨自背起70公斤重的士兵,高效提升戰鬥力。

隨着單兵裝備日趨複雜,負重也在不斷增加。強負荷會致使士兵身體肌肉疲勞,影響行軍作戰。單兵外骨骼便應運而生。單兵外骨骼可分為主動式動力外骨骼、被動式機械外骨骼兩類。前者通過發動機、電池、氣動裝置、液壓系統等協作,為士兵提供額外助力。但動力外骨骼結構複雜,價格高昂,在戰場上一旦受到攻擊受損,幾乎就報廢無法使用。且限於現有電池技術,續航里程有限,並受到天氣等條件限制,尚難以實用化。

陸續列裝 應用廣泛

機械外骨骼是利用傳動結構、有彈性儲能環節配合人力驅動的非剛性連接裝置,可承載操作者的大部分負重,從而節省體力,減輕疲勞。其無需電源,便於攜帶,易於維護,使用輕便,是當前軍用外骨骼的主流。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軍工央企,都研製了機械外骨骼系統,並陸續列裝陸軍相關集團軍,駐守高原的西藏軍區、新疆軍區部隊,聯勤保障部隊等,廣泛應用於野戰作訓、邊防巡邏、後勤補給、醫療救護等不同崗位。

不同兵種的外骨骼各有側重。例如聯勤保障部隊的保管員,其對速度要求相對低,但對負重要求更高。搬運重達80公斤的武器箱,以往通常需要4人協作,而使用加裝武器收發輔助系統的外骨骼,一名保管員可以輕鬆完成搬運。不僅提升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安全風險。

衞生員專用的單兵外骨骼,具有貼合人體形狀的槓桿和旋轉裝置及支撐系統,背部還有可供傷員乘坐的摺疊小板櫈。穿戴外骨骼的女護士可獨自背起70公斤重的士兵,並快速行進轉移。

無需電源 避免勞損

單兵外骨骼較早在高原部隊列裝。高原地區地形險、風量大、氣壓低,部分哨所無論車輛、機械、無人機、牦牛都無法行進,唯有依靠官兵徒步運送物資。這些地區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氧氣含量僅有平原地區的40%,且常常是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對官兵的體能消耗巨大。而使用了外骨骼,單兵即可輕鬆背負一個成年人體重的物資,避免脊椎、腰部和腿部損傷。機械外骨骼無需電源,不必擔心因超低溫引發電路故障問題。

作為一線野戰部隊,陸軍合成旅士兵穿戴外骨骼系統,可以靈活完成負重行走、奔跑、登山、重物搬運等以及持槍、匍匐行進、翻越坦克等戰術動作,單兵負重25公斤的情況下仍可快速行走乃至小跑。為提高適應性,單兵外骨骼還使用了大量碳纖維材料,進一步減重,耐衝擊、不易斷裂,方便士兵快速行動。

衞生員的戰救兩用戰術背心攤開後,還能作為軟擔架使用。

單兵裝備迭代 智能作戰

隨着戰場信息化的加深,單兵武器戰備越來越多樣化。如穿戴迷彩服、戰靴、防彈衣、頭盔,以及突擊步槍、手槍、匕首、彈藥袋、夜視裝備、通話機、智能終端、戰術背心、突擊背包、生活背囊等全副武裝,一位士兵常規就要負重數十公斤。

解放軍近幾年裝備了新式單兵戰術背心。其掛載能力更強,彈袋數量更多,增設了一台通話機,並預留了各種接口,必要時可以加裝護喉、護肩、護腹等防護模塊。衞生員的戰救兩用防彈戰術背心,比普通型的防護面積更大,為頸部、胸部和背部提供大面積保護,擁有半硬質護甲,可以直接用於固定傷員的骨折部分。此外,這種兩用戰術背心攤開後,還能作為軟擔架使用,以更好地承載轉運傷員。

而智能終端承擔打通作戰指揮鏈路的關鍵作用,可以展示單兵的位置、狀態等基礎數據,還可即時傳達指揮部的作戰指令,實現精細化指揮。指揮部可通過個人終端上的攝像頭,做到了對戰場環境信息的實時掌握。

未來軍用外骨骼除了幫助士兵減輕負重負擔之外,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就是與數字化單兵智能終端、戰術背心等系統進行更好的系統集成融合,為單兵提供更完善的保護、支撐,甚至智能輔助引導。

單兵外骨骼研發三大聚焦

持久度

•外骨骼裝備的驅動技術包括液壓驅動、氣壓驅動和電動機驅動,這些技術的融合保證外骨骼能夠「動」起來,高效能源和能源管理技術則使外骨骼系統動力更持久。

防護力

•外骨骼裝備在要害部位加裝輕質複合裝甲,不僅提高穿戴舒適度,單兵還可以利用外骨骼良好的負重性能掛載裝甲等,使單兵防護能力得到加強。

智能化

•隨着智能控制技術的運用,單兵外骨骼將加載信息耦合、移動計算等技術,除能夠下達正確的輔助運動指令外,還有望聯通空天地海各戰鬥單位,協助感知、分析和決策。

衞生員單兵外骨骼可將重量傳導到地面(如白色箭嘴示),為佩戴的士兵減負。

無人爆破戰車 摧城拔寨

炸藥包和爆破筒是陸軍重要的破障武器。雖然單兵火箭筒、榴彈發射器都可用於攻擊堅固防禦工事,但這些遠程武器,往往存在射角盲區和射界死角,都無法替代抵近、深入、精確實施爆破的效果。但在高烈度戰場抵近爆破,風險極大,因此爆破分隊是傷亡率最高的部隊之一。

隨着無人車技術的發展,陸軍在合成旅、空突旅等部隊已經列裝了無人爆破車,可以攜載炸藥行進至前沿目標附近進行爆破、破障等重火力攻擊。目前,陸軍部隊至少有兩種無人地面作戰平台。一種是小型輪式/履帶式無人車,可攜帶100公斤炸藥;另一種六輪式無人車,載重高達1噸。

無人爆破車體型小巧靈活,爬坡能力強,可在遙控指揮下行進,並規避各種障礙,靠近各種死角盲區,對堅固碉堡、掩體、工事等進行定點清除,降低士兵傷亡,增強打擊效果。

(來源:大公報A9:內地 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