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成功破解康復者持續骨痛腳痛之謎

以倉鼠的小梁骨(白色箭頭)比較,感染組(圖右)的骨質密度,低於未感染組(圖左)。(港大醫學院供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大學發現新冠病毒或導致病人出現嚴重骨質流失。由於有部分新冠患者康復後,持續出現骨痛或腳痛不適,港大研究團隊全球首次將新冠病毒注射入敘利亞倉鼠鼻腔中,待牠們感染新冠病毒後,通過三維微米級計算機斷層成像技術,持續觀察倉鼠骨組織變化,發現倉鼠四肢的小梁骨結構出現20%至50%不等的嚴重骨質流失,更在染疫兩個月後、已完全康復情況下,骨質流失仍然持續。團隊認為可能病毒引致骨組織炎症,進而引發骨質流失,令新冠患者增加骨質疏鬆或骨折風險,未來會研究可否透過藥物,阻止染疫後的骨質流失。

由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教授楊偉國和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醫生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為了解新冠病毒對骨組織代謝的影響進行了此項研究,成功破解有康復者持續出現骨痛或腳痛之謎,相關研究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倉鼠康復骨質流失未停止

研究顯示,實驗倉鼠在感染初期的炎症期流失較嚴重,之後雖然有所減輕,但直到染疫第六十天、倉鼠已完全康復後,骨質流失仍未停止。研究發現染疫後導致的骨質流失,與新冠病毒誘導的細胞因子失調有密切關係,進而導致破骨細胞(一種負責骨組織吸收的細胞)炎性,不僅影響破骨細胞分化,更增強破骨細胞生長,進而在骨骼組織中引起持續的炎症反應。

楊偉國表示,研究結果證明,新冠病毒引發的病理性骨質流失,可能是一種被忽視的併發症,未來需要持續跟進。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對手及腳的長骨影響較大,可引發較高比率的骨質流失,對腰骨等椎骨的影響則較小。他說,由於曾有40、50歲的康復者在覆診時稱,大腿位置的骨骼持續痛楚,相信或與嚴重骨質流失有關,因此展開此項研究。他呼籲有相關症狀的康復者要注意,尤其已有骨質疏鬆問題的長者,這些高危患者在康復後,或會出現「疊加」情況,加劇原本的骨質流失問題,骨折風險亦會相對提升。

(來源:香港文匯報A06:要聞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