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重易成虛胖水腫 中醫教你改善體質

有些人身體沒有大的毛病,但卻總會感到自己身體胖胖重重的,早上起來頭面四肢容易水腫、身軀沉重、容易疲勞、精神困倦、大便黏溏等,即使不熟悉中醫理論的人亦會知道這是身體「濕氣重」所致。然而,濕重是身體哪個地方出現問題呢?

「濕氣」是人體津液輸布失常而致。人體的津液代謝機制十分複雜,中醫認為脾、肺、心、腎四臟均參與其中:脾氣的升化轉輸、肺氣的宣降通調、心氣的推動、腎氣的蒸化開合,這些功能共同協調,方使三焦得以發揮決讀作用,膀胱氣化暢行,小便通利,則能維持正常的津液輸布循行。若臟腑功能失司,津液輸布失常,則會形成濕邪,濕邪困滯於頭面四肢,則會形成頭面四肢虛胖水腫的現象;濕邪上蒙清竅,則會造成精神困倦、頭身困重;濕邪流注腸胃,則會導致脾胃不適、消化不良、大便黏溏等。

要處理濕氣困滯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就要從根源着手,增強臟腑輸布津液的功能,其中最影響香港人的臟腑要數是脾胃了。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飲食的水穀進入人體後,必先經過脾胃的生化作用,方能轉為營養人體的精微,脾胃的運化功能舉足輕重地影響着人體健康。然而,香港人日常的生活習慣、飲食作息,大都是嗜食生冷寒涼、肥甘厚味、喜歡逗留在室內有冷氣地方、少做運動、少接觸陽光,大大削弱了脾胃的功能。脾胃虛弱,水穀運化失司,濕邪自然在體內產生。

嗜食生冷寒涼食物大大削弱了脾胃的功能。

想改善脾胃虛弱而導致的身體虛胖、水腫,以及濕氣重等問題,就應該好好強健脾胃運化水穀的功能,亦即我們常常聽到的「健脾袪濕」了,不妨試試以下的健脾利濕湯:

材料(2-4人分量):瘦肉500克、玉米一條、陳皮一個、冬瓜100克、五指毛桃30g、茯苓20克、白扁豆20克、薏苡仁20克

功效:健脾利濕

製法:瘦肉汆水後切塊,加入洗淨的食材,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煲滾後轉細火煲2小時。

要避免身體出現水腫,日常生活應留意飲食健康,減少進食重味精、高鹽份的食物;避免生冷寒涼之食,以防傷及脾胃,影響脾胃運化;甜味食物容易使脾胃聚濕生痰,亦應減少進行。飲用足夠清水,幫助身體排出廢物以及維持水液平衡。規律而持之以恆地運動,能幫助提升臟腑功能,促進氣血循環,排出毒素和多餘水份。若長期水腫明顯的,或按之凹陷皮膚不復平的,則要正視問題,及早求醫了。

資料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意見。

伍海強中醫師其他文章

「齊心抗疫戰新冠」線上分享會(回放)

中醫抗疫心得:強正氣抗病毒(附線上講座完整影片)

新冠肺炎自古有之?中醫拆解5個防治新冠肺炎的迷思

3款茶飲有助預防新冠肺炎

胡亂服藥 食出禍來 中醫如何醫治新冠肺炎?

蕁麻疹:來無影去無蹤的皮膚病

濕疹起伏不定?全因病從口入

紓緩濕疹的5個生活細節

千變萬化的濕疹

擾人青春的青春痘

5款茶飲助改善暗瘡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