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防疫機制必須互通互聯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張學修。(資料圖片)

文/張學修 

香港第五波疫情已經趨於平靜,市民生活日漸復常,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表示,與內地通關是重中之重,相信通關事宜很快就會提上日程。兩地通關問題迫在眉睫,特區政府應積極回應內地防疫相關要求及市民通行需求,盡快打破阻礙。香港社會各界有必要提前做好準備,應思考如何在防疫機制和標準上與內地互通互聯,這樣能令內地衞生部門對香港抗疫能力感到放心,有利加快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

首先應該落實完善的是「港版健康碼」這一重要工具。內地除了有健康碼,亦有行程卡,這是口罩、核酸檢測與隔離之外,內地阻止新冠病毒復制傳播的另一大利器,到了新冠肆虐的第三個年頭,這些防疫機制已愈趨完善和方便。在內地,每個市民都能通過智能手機調取一張健康碼,這是在紅黃綠間變化的二維碼或條形碼,三種顏色在後台由大數據算出,提示持碼人不同的感染風險狀態。健康碼還會展示不同的其他信息,照片、提示行程、疫苗記錄等等,為防止截屏偽造,大多數都嵌入定時刷新功能。可以説,在內地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在機場、火車站、醫院等防疫卡口「亮碼出行」,已經成爲了人們的日常,這有效地阻斷了病毒的傳播,港人日後入境內地,亦須「入鄉隨俗」。

而內地重視風險管理,不希望與香港通關會帶來任何風險。因此,若「港版健康碼」像之前所推出的那樣,只記錄市民的個人資料、接種疫苗記錄及核酸檢測結果,對內地的防疫標準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相比之下,內地的健康碼體系正加速完善和強大。隨着政策、標準逐漸統一,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數據共用等支撐下,大部分省份的健康碼已實現了信息共用、互通互認。內地的市民們憑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健康碼的無異常信息或各地健康碼綠碼均可通行,無需申領和出示到訪地健康碼,不需要重復出示其它疫情防控碼,進一步便利人員出行。爲了方便通關後港人在內地的出行,特區政府必須進一步研究如何將港版健康碼與內地的健康碼、行程卡對接。例如,「港版健康碼」理應加入追蹤功能,確保能追查到確診者過去二十一日的出行記錄,去過哪些地方,資料對接「行程卡」,萬一港人進入內地後確診,才可以盡快應變,截斷傳播鏈,防止疫情擴散。

然而,一旦提及「港版健康碼」要有追蹤功能,就有不少人反對,甚至煽惑謠言,認爲這是香港特區政府公然侵犯市民隱私的行爲,不斷反對,因此在這個問題上,特區政府一直猶豫卻步,沒有做出實質的行動。其實私隱擔憂,是一個偽命題。「港版健康碼」採取的是自願原則,願意或有需要進入內地的港人,自然願意及需要接受內地的標準,這是個人選擇,擔心隱私的人,不用就好了,而不是阻止他人使用。這些試圖煽動恐懼者,明顯是爲了反對香港和內地交往、想盡辦法拖延通關,別有用心,必須警惕。

此外,兩地用於衡量陰性的CT值也應該統一標準。目前在香港,基本上CT值在三十以上就認爲是陰性,而內地對於陰性的標準則要求CT值在三十五以上。標準不統一的話,屆時對於港人入境內地會導致一些誤會。例如,市民在香港檢測是陰性,而去到內地檢測後是陽性,很可能會導致港人在內地需要送院隔離,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因此,特區政府有必要儘快和內地相關部門協商好,對接統一標準,便利港人通關。

總而言之,與內地通關是港人首要期望,特區政府必須衝破障礙,盡快在各方面對接配合內地的防疫機制和標準,互通互聯,釋除內地防疫部門的疑慮,提高內地政府對香港的信心。只有這樣,才可為實現免檢疫通關製造良好基礎,促使早日通關,若特區政府無法儘快下決心落實,通關只會遙遙無期,與民意背道而馳。

(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