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項人體實驗 半數測試者受感染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去年3月展開全球首個新冠病毒人體實驗,通過讓年輕健康測試者主動接觸病毒,觀察染疫初期病毒傳染力變化。這項爭議不斷的實驗前日在《自然醫學》期刊發表初步研究結果,證實新冠病毒傳染力極強,潛伏期只有約兩天,且患者尚未出現病徵時已經具備相當傳染力。團隊希望研究能為各方更好了解病毒傳染機制,針對性調整防疫措施提供參考。

今次研究合共招募到36人,年齡介乎18歲至30歲。所有測試者需確認沒有染疫重症風險,包括不得超重、沒有心肺或血液疾病,以及沒有肝腎功能失調等。他們需在指定研究室內居住兩周,其間24小時接受醫學監測。研究人員備有處方藥瑞德西韋,以及單克隆抗體藥物作不時之需。

感染後僅40小時 咽喉測出病毒

實驗中,研究人員將10微克帶有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一滴鼻水滴入測試者鼻腔內,再為他們持續進行核酸測試,連續兩次呈陽性便視為受到感染,最終共有18人染疫。研究證實,患者感染約兩天後即有傳染力,即使沒有明顯病徵,體內病毒載量也已相當高。在滴入鼻水約40小時後,測試者咽喉已能檢測到病毒,鼻拭子也可在58小時內發現病毒。

隨着病毒在體內擴散,患者傳染力持續上升,且鼻腔內病毒載量較咽喉內更高。研究發現滴入鼻水約112小時、即不滿5天內,患者咽喉病毒載量即達到峰值,但鼻腔病毒載量達到峰值則需148小時,即至少6天後。測試者受感染後,傳染力平均會維持6天半,部分測試者傳染力更可維持12天。

9人曾失嗅覺 1人半年未復常

18名受感染的測試者中,兩人沒有出現病徵,其他也只有喉嚨痛、鼻塞及打噴嚏等輕微病徵。但有15名受感染者在確診期間,至少失去一定程度嗅覺,有9人嗅覺一度完全喪失。研究結束6個月後,仍有一名測試者嗅覺沒有恢復正常。

領導今次研究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華裔傳染病專家邱克讓表示,研究結果為醫學界了解新冠病毒感染過程提供參考,包括病毒潛伏期、病毒載量以及患者傳染力變化,「通常情況下,患者只有出現病徵時才會引起注意,這也會讓研究錯過染疫初期傳染力擴散的窗口期。」

或助研早期鼻腔免疫機制

邱克讓還指出,所有測試者中還有半數沒有受感染,這種情況或與鼻腔內的早期免疫反應有關。成功抵禦感染意味測試者體內病毒水平,不會引發可檢測到的抗體或T細胞反應。科學家希望研究這種早期免疫機制,有助開發保護人群免於受感染,或將病毒傳給他人的新方法。邱克讓又說,雖然Delta和Omicron等變種毒株的傳染力與原始毒株不同,但本質上它們還是同一種疾病,相信研究對免疫和保護機制的發現仍然適用。

研究發現

  • 一滴鼻水夠傳染

只要接觸到一滴帶有新冠病毒的鼻水或飛沫,便足以令人受感染。病毒潛伏期亦較短,患者感染兩天後便具備傳染力,可以感染他人。

  • 傳染力可達12天

平均而言,健康的年輕測試者受感染後,傳染力可維持6天半,亦有部分測試者的傳染力可持續達12天。

  • 無病徵亦可傳播

部分患者尚未出現病徵時,體內病毒載量便已達到高水平,患者可以在沒有病徵情況下傳播大量病毒。

  • 快速測試有效

快速抗原測試適合在日常生活中,及時發現有傳染性患者。研究發現患者內約70%至80%病毒還未產生前,快速抗原測試便可檢測到受感染。

  • 易集中呼吸道

新冠病毒更容易集中在患者呼吸道內,且持續時間較長。例如患者咽喉內病毒載量平均4.7天即達到峰值,但鼻腔內需時6.2天。咽喉內病毒清除平均需時208小時,即約8.7天,鼻腔內則要244小時,相當於約10.2天。

主動染疫爭議大 測試者恐承受後遺症

今次新冠病毒人體實驗是全球首個主動讓測試者感染病毒的研究,在醫學界一直充滿爭議。有專家認為研究對象均為健康年輕人,風險相對可控,但也有學者質疑許多染疫測試者都出現嗅覺問題,更有測試者嗅覺經過6個月仍未完全恢復,質疑實驗讓測試者承受長期後遺症的風險。

重要性有待觀察

參與實驗的測試者有半數受感染,不過未有出現重症。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IH)病毒學家梅莫利認為,該研究看似較為安全,研究成果亦或有助研發預防多種冠狀病毒的疫苗。但西北大學生物倫理學家沙阿指出,沒有重症不代表測試者沒有後續出現副作用的風險,研究在醫學倫理上是否合理、研究結論是否足夠重要都有待觀察。

馬里蘭大學病毒學家戴明表示,今次研究關於病毒傳染性的初步結論,確實與過去一些研究相符。但她擔心測試者直接接觸未經削弱的新冠病毒,結果逾80%受感染測試者都出現嗅覺問題。沙阿也強調,嗅覺問題是值得關注的嚴重風險,「這項研究似乎是希望與其他正在進行的研究相結合,產生巨大的科學和社會效益,但我們還沒有真正看到這一點。」

(來源:香港文匯報A16:國際 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