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研發核檢新方法 20分鐘有結果

武漢大學研發出一種新冠病毒快速核酸檢測方法,快檢出結果的時間可縮短至20分鐘。圖為醫務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工作。(中通社)

(香港文匯報 記者 俞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過程20分鐘就能出結果!武漢大學殷昊教授與張楹教授團隊研發了一種新的快速核酸檢測法sPAMC,實現了核酸檢測速度的大幅提升,並且證明對新冠病毒有94.2%的檢出率且無假陽性。殷昊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檢測方法研發成功後,需要企業進行成果轉化和市場推廣,具體適用於哪些檢測場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在成果轉化中的成本測算。

大幅提升檢測信號穩定性

目前廣泛使用的新冠病毒的RT-qPCR檢測方法,是將新冠病毒的核酸(RNA)逆轉錄為對應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再採用熒光定量PCR技術進行擴增,將得到的DNA進行大量複製並且標記。如果存在新冠病毒核酸,儀器就可以檢測到不斷增強的熒光信號,其中的實驗室檢測階段靶向新冠病毒序列中的經典PAM,擴增反應時間大約需要45分鐘至1小時。

殷昊教授與張楹教授團隊通過比較,發現新冠病毒序列中四個位點的非經典PAM在擴增環節速度更快,節省了大量反應時間,並將靈敏度提高了10至100倍,大幅度提升檢測信號的穩定性。在sPAMC檢測法對真實新冠病毒樣本的測試中,團隊共檢測了204個咽拭子樣本,在104個RT-qPCR陽性樣本中,sPAMC 能檢出98個,證明了sPAMC有94.2%的檢出率且無假陽性。該方法在實驗室流程部分,20分鐘就能檢測到Ct值為35.8的新冠病毒真實樣品,並且僅用便攜式紫外燈或藍光燈照射即可觀察到結果。

新檢測法有望年內推廣使用

課題組關於sPAMC檢測法的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在線發表,第一作者為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研究生蘆舒涵、佟曉晗,殷昊、張楹為通訊作者,武漢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

據悉,目前已有檢測企業與團隊主動對接,希望對科技成果進行轉化,新的檢測手段有望今年內開始推廣使用。殷昊表示,新的檢測方法需要企業進行成果轉化和市場推廣。具體適用於哪些檢測場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的成本測算。同時他表示,通過優化sPAMC在分子動力學方面的工作表現,核酸檢測的速度仍能夠提升。將新舊技術的優勢進行結合,以推廣新技術的應用場景與應用方式,會是後續研究中所要跟進的課題。

(來源:香港文匯報A06:要聞 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