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支持暫緩全民檢測 內地醫護值得感謝

 

圖為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揭陽同鄉社團總會會長張仲哲。(受訪者供圖)

文/張仲哲

 

針對香港疫情,特首林鄭月娥考慮到內地和本地專家意見,及香港現時醫療資源有限,決定暫緩全民檢測計劃,不排除未來適時進行。一般預計,全民強制檢測要掌握時機,因為實施的規模大,會對市民造成許多不便,正如特區政府引內地專家的意見稱,香港小區組織動員能力較弱,無法做到「不落一戶一人」,即使有法律基礎,也無法確保百分之百達到目標。另外,全民檢測應在疫情爆發初期或末段進行,不宜在疫情仍屬高位的現階段將有限資源投放在全民檢測上。

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將不計代價希望可以儘快遏止疫情,並在動態清零情況下,繼續爭取與內地「通關」。若香港不實施全民檢測,將確診數字大幅減低,永遠不能與內地通關。香港作為國際城市,與外國通航無可厚非,重點在於如何控制從外國回來的香港市民,斬斷病毒傳播鏈,儘快達至清零與內地通關。

筆者歡迎特區政府暫緩全民檢測的決定,認為香港當務之急應該是儘快提升長者的疫苗接種率以及為高危群組增加保護,而暫緩不等於港府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待日後時機適合會再考慮重啓方案。檢測是手段,不是目的。無論何種類型的檢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儘快發現傳染源和追蹤密切接觸者。因此筆者認為,現在應儘快進行全民檢測,將確診患者分隔開後便可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這也是在為與內地通關鋪路。

暫緩全民檢測,是政府根據香港目前的狀況決定的,因地制宜。建議特區政府多參考內地經驗,若今年在短期內進行全民檢測,要作好即使確診者痊癒,亦有機會出現「假陽性」情況,因為部分確診者體內仍有少量病毒殘骸,呈現的確診數字有反彈的可能,不能作準確參考。

現時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確診人數雖然繼續激增,在筆者看來,疫情防控是對一個城市應急運行能力的檢驗,只有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貨暢其流,才能實現抗疫效果的最優化,香港是發達的國際大都市,醫療水準頂尖,城市財力雄厚,加上內地的有力支援,有充分的抗疫資源和方式扭轉被動局面。

內地援港抗疫行動聞聲而動,立竿見影,讓香港市民看到了與病毒賽跑的「內地效率」。他們中許多人都是過去兩年內地防控疫情經驗豐富的老手。他們的到來,是為了幫助香港扭轉洶湧的、致命的第五波疫情,在香港醫療資源緊張的當前,這是值得歡迎的舉動。不幸的是,有人質疑新冠肺炎患者如何對來自內地的醫生、護士和其他醫護人員的護理提出投訴,以及他們是否能適應這份工作。

每個人都應該聽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呼籲,在這個城市需要團結的時候,停止這種分裂性的言論。不要忘記,內地醫護人員是志願者,為了幫助香港渡過目前的危機而犧牲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因為香港已經難以獨自應對疫情。他們可能在不同的系統中接受培訓,在醫治病人方面有不同的理念。但任何地方的醫生都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來應對新的挑戰。我們談論的是幫助挽救生命和減少痛苦的措施。當談論有效挽救生命的措施時,毫無根據的質疑是不可取的。這關乎生命的神聖性,應該拋開固有觀念和偏見。當疫情結束,生活恢複正常時,我們仍將感謝那些兢兢業業的一線醫務人員,這些人付出了超乎尋常的努力,常常冒着自身健康的危險,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特區政府在中央支持下,團結帶領香港各界齊心抗疫,進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加強對疫情形勢的全面、科學、精準研判,做好長期作戰的思想和工作準備,深入了解和把握實際情況,持續負起抗疫起主體責任,切實發揮組織領導作用,特別是加強抗疫信息的發放,特別要照顧到長者的需要,讓長者更容易獲得權威、清晰的信息。嚴峻的防控形勢下,希望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進一步提高效率,促進各項防控措施更快落地,並在強化部門間統籌協調、全力提升救治能力、改善中央援港物資派發和統籌用好中央援建隔離設施等方面不斷改進工作,繼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鞏固好、提升好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三大中心地位,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作者為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揭陽同鄉社團總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