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實驗6廣州起航 赴東印度洋科考
(大公文匯網 記者 方俊明)記者11日從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獲悉,被譽為「國之重器」的新型科考船「實驗6」從廣州新洲碼頭基地起航,赴東印度洋海域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2年東印度洋綜合科學考察共享航次。這是「實驗6」交船以來首個遠洋航次,將驗證船舶的自持力、續航能力以及綜合科考作業能力。據悉,「實驗6」填補了目前中國中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的空白,成為中國3000噸級深海遠洋科學考察的主力船舶之一,技術水平和考察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計劃海上作業85天 迄今最長的印度洋科考航次
據了解,「2022年東印度洋科學考察共享航次」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組織實施,陳更新研究員擔任首席科學家。航次搭載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廣州地化所、天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10家單位科研團隊的24項科研項目,計劃海上作業85天,是迄今最長的印度洋科考航次,預計航程逾一萬海裏。
整個航次採用走航式調查、到站定點觀測和取樣等方式,計劃開展東印度洋海域大面站CTD、生物拖網、地質柱狀採樣、潛/浮標布放等調查研究,以獲取東印度洋海區海洋動力過程、地質地貌結構演變和海洋生態過程等信息。
支撐中國海洋維權、海絲之路的航行安全保障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李超倫表示,南海海洋所圍繞「海絲路海洋災害與環境安全保障」的國家需求積極布局,連續多年在東印度洋進行考察,支撐建設了「中國科學院中國-斯裏蘭卡聯合科教中心」。本航次將解決「熱帶東印度洋的動力過程、物質循環與生物地理之間的耦合聯繫」這一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實現重大科學問題區的多學科的深度交叉與融合研究,深入探究熱帶東印度洋海嶺區南北半球不同海洋動力過程、物質輸運及其區域氣候效應。提升中國全球海洋治理水平和環境保障能力,支撐中國海洋維權、海絲路重要貿易通道沿線的航行安全保障、海洋防災減災及可持續發展。
首席科學家陳更新介紹,本航次是基於多學科聯合觀測實驗研究航次,研究成果將揭示東印度洋動力過程影響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生態系統和沉積過程的機制,闡明營養物質來源。同時理清研究區域生物多樣性地理格局,闡釋生態系統的開放性與封閉性,揭示生物群落對物理過程的響應和指示作用以及認識古氣候變化。
「實驗6」投資5.1億元 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
陳更新說,從2014年開始南海海洋所在海嶺頂部布置水體環境觀測潛標,迄今為止,已經連續穩定運行7年,已經成功獲得了上層海洋環流動力學特徵年際變化特徵和近海底海流的基本運動特徵。本航次將在重點觀測區布放1套深層底流觀測的潛標系統,針對該地形進行局部地形演化中的流系觀測,做進一步系統和深入觀測。
據介紹,「實驗6」被譽為海洋科考重器,是國家「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項目,總投資5.1億元人民幣,船長90.6米,型寬17米,續航力為12000海裏,定員60人,具備全球航行和全天候的觀測能力,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以滿足在近海、深海、深海海底等惡劣環境下,進行探測和採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