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5周年 蔡冠深建言加快制定落實香港愛國主義教育

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受訪人供圖)

(大公文匯網記者 朱燁)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對記者表示,2022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年的大日子,也是全面深入開展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好時機,應從制定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系統工程、深化愛國主義教育課程、統籌文化媒體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平台、推動青年擔當愛國主義教育大使等四個方面着手推進。他表示,要吸取經驗,精準攻堅,形式多樣、反覆推進,使愛國主義教育得以在香港真正扎根,深入民心,促進人心回歸。

蔡冠深表示,人心回歸是香港工作的重要內容,愛國主義教育是其中最重要一環。「多年來,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雖然持續展開,但受到嚴重不利的政治環境所抑制,困難重重,事倍功半。2019年的政治動亂更對香港社會經濟造成重創。」他說,隨着《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以及完善選舉制度的落實,香港得以及時撥亂反正,重回正軌。「在這些背景下,推動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亦肩負前所未有的重要責任。」

蔡冠深認為,2022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年的大日子,也是全面深入開展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好時機。過去一段時間,相關工作已逐步開展,例如在學校課程中增加國民教育相關內容、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開展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推動校園升旗活動和舉辦國情相關專題展覽等。他認為,下一步重點工作,應將現有的成績進一步深化及系統化,進而超越校園,做到在社會上全方位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另一方面要吸取經驗,精準攻堅,形式多樣、反覆推進,久久為功,使愛國主義教育得以在香港真正扎根,深入民心,促進人心回歸。

建議愛國主義教育應如春風化雨

蔡冠深建議,應加快制定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系統工程。他表示,愛國主義教育是促進人心回歸的重要工程,應以國家戰略高度,配合香港實際民情,有系統地落實推動。根據香港目前情況,應先由建立對國家「認同」開始,強化「愛港」與「愛國」的內在聯繫,再逐步推展至建立對國家的「關心」、「奉獻」等層次。在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內容,要以國家的表述為核心精神,但形式則要以香港的社會為應用場景。故此,有關工作要多渠道、多媒體、多方面,以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持久滲入香港市民,尤其是學生的生活之中。「要推動這種方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必須有全面且持續性的系統計劃,並加強內地與香港的合作。」

他續指,具體工作可包括由中央設立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專責小組,由內地與香港人士共同擔任成員,負責研究、制定、推動、監督相關工作。工作領域須全面涉及教育、媒體、文化、歷史、政治、藝術等範疇,針對香港情況進行深入調研,並定時檢討工作成效,精準調整。

此外,他建議,中央政府可協調相關部委,對香港愛國主義教育課程內容設計進行支持,推動香港特區政府、各大院校、社會團體配合開展更多愛國主義教育課程及活動。全面的愛國主義教育涉及中華文化、歷史、國情、社會、價值觀等多個範疇,對於課程如何設計、教材如何編寫,香港自身欠缺經驗。「建議成立專家小組,由內地專家與香港專家共同開發課程,使課程內容既能貫徹愛國主義精神,亦能適合香港實際情況。除課程及教材外,亦要加強內地與香港教師之間的交流。」他舉例稱,例如以「工作坊」形式分享經驗,甚至短期的換崗體驗,以提升香港教師在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能力,並培養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中堅教師團隊。

蔡冠深認為,媒體是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平台。愛國愛港媒體應加強製作配合香港民情、尤其是針對青年及兒童的內容節目,使在校園開展的課程得以在生活中延伸。建議有系統地引導文化傳媒資本,促進內地媒體與香港本地媒體合作,透過網絡媒體、紙媒刊物,製作接地氣的內容。此外亦可促進內地與香港本地的文化藝術工作者合作,創造面向香港觀眾的節目及文化產品,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載體。

蔡冠深強調,朋輩氛圍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環境因素,必須以青年為相關工作的重要推動者。目前,特區政府每年提供約十萬個交流名額,讓香港學生到內地交流。他建議,應認真研究如何提高交流成效,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青年的交流,按照創業、高校、文化、藝術、體育、科創、專業服務等多個領域,建立內地與香港青年交流制度,由相關領域的交流活動開始,進一步開啟恆常交流機制。此外,可加強青聯作為推動及落實相關工作的角色,促進內地與香港青年民心民情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