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嘉:中央對港支援是「及時雨」 提振市民信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友嘉抵京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受訪者供圖)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陳琰報道)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黃友嘉3月5日在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專訪時表示,香港第5波疫情形勢嚴峻,中央提供的各項支援有如「及時雨」,給香港市民帶來了很大的信心,相信疫情一定能得到緩和。

提高老人及兒童疫苗接種率

黃友嘉介紹說,中央目前為香港抗疫提供的各項援助涉及物資、專家、醫護人員等諸多方面。短期內,建議特區政府派醫護人員上門為對老人及兒童群體接種疫苗,盡快降低重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從中長期防疫策略來看,香港務必在中央的支持下建立一套快速、精準、嚴密的防控體系,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在本地出現零星確診時就能精準追蹤並阻斷傳播鏈,做到「動態清零」。

具體到防疫措施上,黃友嘉建議將中央援建的方艙醫院和隔離措施規劃為永久或半永久應急措施,在政府層面成立具規模的流調團隊,在全港推行使用有定位和追蹤功能的「健康碼」等;與此同時,面向海外的入境防疫措施也需要進一步細化,例如對入境機組人員實施更嚴格的管理等。

消費券計劃提振香港經濟

就疫情將給香港經濟帶來的影響,黃友嘉認為此番疫情來勢兇猛,對香港這樣一個高度依賴開放的經濟體而言勢必造成影響。為應對這一局面,香港財政司於上月公布了新一輪的消費券計劃,且消費券金額為上一輪的兩倍。此舉彰顯出特區政府「為下行經濟提供支撐,推動疫後經濟恢復」的用心,對經濟將起到提振作用。

「相比於直接將現金打入居民賬戶,有特定使用場景的消費券更能帶動經濟的發展」,黃友嘉介紹,為消減疫情經濟帶來的損傷,特區政府於去年8月推出了消費券計劃,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相關做法將給香港經濟帶來0.7%的提振。而此番消費券金額翻倍,預測對經濟的提振作用將達到1.2%。

黃友嘉表示,客觀來看,香港目前的經濟發展十分依賴內地。剔除本土政策傾斜帶來的積極影響,成功抗疫是保障經濟和民生的關鍵,疫情穩定將為與內地恢復有序通關創造條件,從而為經濟注入更大動力。

大灣區前景無可限量

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黃友嘉十分看好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在提到大灣區的區域價值時,他對記者說到,「世界範圍內,我找不到第二個擁有如此強大經濟動能和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群,大灣區的前景無可限量」。

黃友嘉介紹,大灣區內九座城市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又有香港和澳門兩個出口口岸。世界集裝箱吞吐量前十位的港口中,大灣區佔據三席,而廣州、深圳和香港的 TEU都在兩千萬以上,經濟活力由此可見一斑。

金融生態上,大灣區同時擁有離岸和在岸兩大市場。香港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

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助力。此外,香港在科技及教育等方面的優勢都可為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文化傳播方面,黃友嘉認為香港可以憑藉在海外的影響力,積極構建國際化的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助力國家提升文化軟實力。此次參加「兩會」期間,他在關注抗疫的同時,還帶來了一份名為《發揮香港優勢,助力推廣中華文化》的議案,建議在香港籌建一所華僑博物館,藉此向海外華僑展示中華文化,加深其對當代中國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