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 建議港國際機場實施「一地兩檢」
(大公文匯網記者 李望賢)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交通硬件需進一步融通。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全國政協常委劉長樂及全國政協委員黃楚標等聯名140餘位全國政協委員集體提交政協提案,建議在香港國際機場實施「一地兩檢」,借鑒廣深港高鐵先例,在香港機場設立內地口岸區,由內地派駐機構負責出入境監管。
提案認為,該舉措將使香港機場成為「半個」內地機場,所有不設口岸的內地機場理論上都能突破現有「兩檢」帶來的制度隔閡開闢與香港機場的直達航線,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全國空運網絡的互聯互通、增強香港機場國際中轉功能、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提升內地客源 提振香港經濟
全國政協委員黃楚標接受記者訪問表示,香港國際機場因「一地兩檢」將大幅提升內地旅客的便利性並大量增加內地航點,勢必為香港帶來遠超疫情之前的內地客源,進而有力地提振香港經濟,特別是將使瀕臨絕境的旅遊餐飲業起死回生、更創新高。」
提案指出,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航空樞紐,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香港機場貨運吞吐量480萬噸位列全球第1,旅客吞吐量7154.3萬人次,排名全球第13。但囿於傳統「兩檢」通關模式,香港機場無法與未設航空口岸的內地機場開闢航線,實與外國機場無異,嚴重阻礙其融入祖國大局。當前,香港機場實施「一地兩檢」時機業已成熟,
開闢灣區中短航線 形成1小時生活商貿圈
運用傳統通關制度,旅客需要在始發地和目的地機場分別辦理繁雜的出入境通關手續,耗時較長,而推動「一地兩檢」可以大大節省旅客時間,「以從北京飛赴香港為例,乘客從抵達航站樓起算到登機需10個步驟,約70分鐘;抵港後,從抵達航站樓到出站又需要10個程序,約60分鐘,加上飛行所需的4小時,與準點的高鐵相比,航空的優勢不明顯。參考西九龍站的經驗,香港機場實行「一地兩檢」後,一次清關一次放行,將大幅提高通關效率,節省旅客至少一半的通關時間。」黃楚標舉例稱。
他表示,囿於傳統「兩檢」通關模式,香港機場目前只有37個內地城市可直飛香港,香港機場理論上最多也只能與83個擁有航空口岸的內地機場建立航線。這既不利於香港機場融入祖國民航協同發展大格局,也極大限制其進一步發揮其國際化優勢和「超級連接點」職能,並嚴重阻礙其更好地服務於雙循環。實行「一地兩檢」後,因內地口岸區前移至香港機場,任何沒有口岸的內地機場都可開通直達香港的航線,使香港機場真正無縫接入全國空網,激活香港機場的內陸航空、中短途航空和支線航空市場潛能。例如,香港機場可開闢與灣區及附近城市的中短航線、支線客機,助力形成1小時生活商貿圈;還可開通香港直飛內陸腹地、西部城市、革命老區的航線,為招商引資搭建便利空中橋樑。
首要解決法律問題 倡仿高鐵「三步走」程序
就如何推動香港機場「一地兩檢」,提案有5點意見,包括建立「一地兩檢」的客運分流機制、優化大灣區區域民航協同發展格局、建立基於「一地兩檢」的多式聯運中心、將「一地兩檢」口岸區打造為愛國愛港主題教育基地等。
黃楚標指出,推進香港機場實施「一地兩檢」需首先解決多個方面的問題。首先,「一地兩檢」本質上是法律問題,為避免過往長期低效的爭論,建議效仿之前高鐵西九龍站的方式,採取「三步走」程序,第一步,由廣東省政府和香港政府就香港機場「一地兩檢」簽署合作安排,第二步,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該安排,確認該安排符合憲法和基本法,第三步,雙方通過各自法律程序落實具體安排。
在執行層面,提案指出,在香港機場設置內地口岸區只是在物理層面上實現「一地兩檢」,解決的是香港機場與無口岸的內地機場相聯通的問題,在制度、信息隔閡未能切實消除前,並不能真正提升航空客運的通關效率,沒有必要將內地機場現有口岸一律前移至香港機場。建議建立與「一地兩檢」相適應的客運分流機制,有序引導客流,繼續鞏固香港機場效率優勢。
倡建基於「一地兩檢」的多式聯運中心
此外,提案還建議,趁熱打鐵以「一地兩檢」為契機,在香港機場建立國際空運無縫化多式聯運中心,充分利用清關前置優勢構建內地—香港貿易直鏈通道、聯程運輸一體化體系和多式聯運服務體系,逐步推動以香港機場為中心的「全國攬貨—香港直飛」的出口生態圈,進一步發揮國際貨運樞紐龍頭作用。
同時, 香港機場「一地兩檢」通關模式實施後,可將陸港口岸區打造為一體化的愛國愛港主題教育基地,將通關通道與參觀路線緊密融合。鼓勵開闢香港直飛革命老區、紅色景點、歷史文化名城等航線,不斷提升香港機場服務於愛國愛港教育和人心回歸的功能。
黃楚標更建議,香港機場的基建投資計劃應為未來「一地兩檢」實施預留充足的空間,並根據「一地兩檢」的計劃安排,及時修訂年度投資方案。
倡海陸空協調發展 乘客「一票」暢行粵港澳
若在香港機場實行「一地兩檢」,香港、廣州和深圳等大灣區重點航空樞紐該如何協調發展?對此,全國政協委員黃楚標接受本報記者訪問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廣深港機場在國際化問題上不會發生明顯功能重疊,香港機場仍將是中西之間最主要的航空門戶,其國際化優勢將繼續凸顯。但香港機場一旦實施「一地兩檢」,因其內地航線大為拓展,未來廣深港機場可能出現各自發展、無序競爭局面,當加強灣區各城市民航錯位發展,構建差異有序、共享共贏的區域民航協同發展政策體系。
對此,一方面應推動香港機場陸路、海路口岸逐步實施「一地兩檢」,加強灣區機場群彼此之間的鐵路、公路、海路聯繫,推進跨境業務無縫融合,給旅客更多選項;另一方面,應採取舉措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航空業的互補融合、錯位協同,包括擴展灣區城市與香港之間的海陸空多式聯運安排,推動陸運公司、海運公司與航空公司進行代碼共享並成為航班的延伸運輸服務,往來內地和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務。同時,推動海陸空運輸公司聯合建立「一票式」服務體系,使旅客可以同一張機票,或搭乘跨境客車、客輪,或接駁廣深港高鐵,或經港珠澳大橋來往大灣區及附近城市等。
倡探索開放自貿港機場第五航權 與港高效合作
實行「一地兩檢」後,香港如何更好地服務內地,輻射內陸腹地?黃楚標建議,可積極探索開放內陸自貿港機場第五航權,與香港國際機場「一地兩檢」進行高效合作。
他介紹,第五航權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航空公司在經營某條國際航線的同時,在中途獲得第三國的許可,允許它中途經停,並且上下旅客和裝卸貨物。如一架獲得延安機場第五航權的香港飛機可以飛往延安,在延安上下客貨後再飛往瑞典。
他指出,為配合香港國際機場「一地兩檢」通關模式和「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建設,建議民航總局同步推進內地機場積極申請開放第五航權並建立內地航空自貿港,使香港國際客機可中途經停內地機場,讓每一個與香港開通直達航線的內地機場都成為事實上的國際機場和國際航空中轉點,由此逐漸形成一個以香港國際機場為核心、輻射內陸腹地的外向型航空經濟體系,對改善我國內陸投資環境、促進內陸自由貿易港發展、推動入境旅遊業發展、吸引和培養國際高端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