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順潮提六項抗疫建議冀扭轉疫情

大公文匯網報道,本港第五波疫情肆虐,連續三日新增個案突破5萬宗。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眼科專科醫生林順潮提出六項抗疫建議冀扭轉疫情:加快疫苗接種;鎖定病毒源頭;切斷傳播鏈;中西醫藥結合治療以達致最佳的效果;設立主要渠道以發布疫情即時新聞及教育資訊;清零後便有可能與內地通關,往後的目標是與國際通關。林順潮指出,成功清零後,必須未雨綢繆,為日後的小爆發做好準備,優化追蹤能力,確保日後可以動態清零。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眼科專科醫生林順潮。(大公文匯網資料圖片)

以下為文章原文:

引言

新冠肺炎全球肆虐至今兩年多,香港經歷過四波的疫情,皆成功控制及有幸安全渡過,可眼前這第五波,卻猶如洪水猛獸,完全失控。主要原因是因為Omicron和以往的病毒有所不同,除了飛沫傳播,還透過空氣傳播,傳染性極高,因此用舊方法來處理效果不章,必須運用「新思維」、「新戰略」來對付它。雖然omicron傳染性極高,但參考冬奧的成功防疫經驗,和最近有香港案例流入內地,出現小型爆發但最終一一被成功清零,可見只要用得其法,則可有效控制疫情。就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一) 加強全民抵抗力,強制疫苗接種;(二) 找出源頭:強制全民1)快速測試及2)核酸檢測;(三) 有效切斷傳播鏈:使同醫院、方艙及隔離中心外,1)加上暫時使用家居隔離,及2)全民戴高保護效能口罩;(四) 中西醫藥結合治療以達致最佳的效果;(五) 設立主要渠道以發布疫情即時新聞及教育資訊;(六) 清零後便有可能與內地通關,往後的目標是與國際通關。成功清零後,必須未雨綢繆,為日後的小爆發做好準備,優化追蹤能力,確保日後可以動態清零。

(一)加快疫苗接種,尤其「一老一嫩」群組,有需要時全民「強制」接種

在第五波疫情中,根據當局的數據及港大的疫情硏究, 數據說明疫苗能減低重症、死亡率及感染率,製造對抗病毒的「社區屏障」(Herd Immunity) ,是幫助截斷病毒傳播鏈的關鍵之一。

目前,本港整體接種第一針及第二針的比率,分別是89.7% 及77.6%。但抵抗力較差的小童及長者接種率偏低,令第五波疫情的嚴重或死亡個案,也集中在這兩個年齡組別。目前疫情大爆發,其實最理想的做法是推行全民強制性打疫苗。研究已顯示已打疫苗的人士感染風險會較沒有打疫苗的人士為低;即使病發,症狀亦會較輕微。因此,沒有打疫苗的人士實質上是把自身暴露於危險當中,一旦感染病毒,不但危害自身健康,亦使身邊的家人朋友受威脅。故此,打疫苗是保障自己及其他人健康的重要一環。政府需要想方設法,以數據說服市民立即行動,盡快將接種疫苗比率提升至超過九成。

(二)鎖定病毒源頭:強制全民快速測試及核酸檢測

強制全民快速測試,即時把高病毒患者找出來

「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檢測 (「快速測試」) 是兩種最常用來找出陽性病例的辦法。核酸檢測是國際診斷金標準,優勢是準確性高,病毒量低也能檢查出來,但受限於實驗室設施、需時較長,而且採樣時有出現大型交叉感染的風險。而快速測試快捷方便,不受時地限制,現已被歐美各國採納,香港政府亦於2月26日已接受快速檢測結果。快速檢測對於找出病毒量較高的陽性個案效果顯着;但當病毒量不足時,會出現假陰性。

要達至清零,核酸檢測和快速測試可互補長短。建議先以全民快速檢測作為前期輔助,由政府免費為市民提供快速測試包,短時間內 (15分鐘) 大規模篩查出八成高病毒量的患者,把他們就地隔離;如可持續全民快速檢查14天,則可篩查出95%的陽性個案,包括最初潛伏期繼而病發的患者、及新受感染的患者。

強制全民核酸檢測確保病毒清零

由於快速測試對病毒含量低的病患者無法測試出來,出現假陰性情況,一旦走漏了這些個案,病毒便有機會在社區萌芽及蔓延,故在疫情比較受控,病例明顯大減後,可以執行動態清零,鎖定源頭、全面追蹤和隔離時,便可以透過全民核酸檢測來確保把病毒「斬草除根」,達至社區清零。就算是已經沒有本地個案,如果沒有做過全民檢測,在社區內仍然有隱形傳播鏈的危險,這有可能導致日後爆發新一輪的疫情的,若能來一次全民核酸檢查,確定了社區確實已是病毒淸零

無論核酸測試或快速測試,都必須有立法強制上報、隔離,違者必究,這樣才能杜絕有人隱瞞病例。

(三)切斷傳播鏈:強制隔離及使用高保護效能的口罩

精準分流,迅速隔離患者及密切接觸者

啟動全民快速測試後,保守估計將會篩查出10萬新增陽性個案,及30萬密切接觸者,如不迅速隔離,數字只會繼續以幾何級數上升。現時隔離這些人士的地方主要分為:

  • 重症患者:醫管局醫院
  • 輕症患者:方艙隔離醫院
  • 密切接觸者:隔離中心、隔離酒店

雖然在中央的協助下,已非常之積極及緊急地建設方艙隔離醫院和隔離中心,但短期內仍遠追不上實質的龐大需求,因此需要積極探討其它解決方法。除以上幾類場地,採用家居隔離這一權宜之計,待有在足夠的方艙醫院和隔離中心時,便可停止家居隔離。武漢疫情最嚴重時,就是同時使用醫院、方艙、隔離中心,並以家居隔離以緩解隔離設施不足的問題。

因為隔離設施有限,因此精準分流是關鍵。醫管局資源應保留予重症,長期病患,或有特別需要的患者,例如體弱多病及高齡患者。方艙和隔離中心應用於輕症/無症狀確診者,或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家居隔離,則可暫時性「收留」這些輕症/無症狀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

強制家居隔離措施作短期過渡政策

家居隔離適用於輕症/無病徵患者、或密切接觸者,要「優化」家居隔離,首先要立例規定所有隔離人士嚴格禁足,避免他們外出把病毒擴散。家居隔離有兩大原則:第一,如家中有人呈陽性,則其同住家人皆應被定性為密切接觸者,應立即隔離及禁足。第二、要盡量避免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同在一個屋檐下。例如,同住家人中若發現陽性病例,這個陽性病例應按其病性盡快被安排去治療/隔離。如他是長期病患/幼童/老人,則應送至醫管局醫院;如屬輕症/無症狀,則可送至方艙;如方艙不足,則唯有家居隔離,並盡量留在獨立房間。另外,如所有家人均檢測陽性,則全家人應在家隔離並禁足。如中招人士居住環境無法家居隔離 (如劏房住戶),這類人士也應被安排入住方艙/隔離中心。

住客確診並居家隔離,其同座的鄰居必會有所顧忌,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鄰居要有知情權,這樣才能做足防護措施。例如在家中盡量戴高效能口罩,減低感染機會;保持廚房及廁所窗戶關閉,其他空間則保持空氣流通。居家隔離期間,隔離人士仍可如常「叫外賣」,以解決日常正常需要,大前提是送貨人士必須配戴高效能口罩。

我們知道居家隔離並不是最理想的做法,但在隔離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居家隔離總比讓帶病毒人士在社區四處播毒或流離失所好。大部分感染人士一般於一至兩周內便可痊癒,如大家可齊心自律堅持兩周,則有機會清除大部份病毒源頭,扭轉疫情。

強制全民戴高保護效能口罩四周

因為Omicron透過空氣傳播,普通外科口罩保護功效十分之低。要有效切斷傳播鏈,必須戴高保護效能口罩,如KN95、N95或KF94口罩。高效能口罩比普通外科口罩更貼面,美國政府工業衞生會議(ACGIH)最近的一項新硏究顯示,證明N95口罩能大大減低吸入病毒及感染的風險。一個戴着普通外科口罩的人面對着同樣戴上普通外科口罩的Omicron患者,只需一小時便受到感染;但是,如果兩人同樣戴上N95口罩,健康的一方可得到超過24小時的保護。希望當局盡快修例,規定市民在家居以外全面執行「口罩令」,配戴高保護效能口罩,並且需持續配戴最少四周,以有效截斷Omicron傳播鏈。最後、若是在家居隔離的人士,也需要戴口罩。

(四)中西醫藥結合治療新冠病患者達致最佳的效果

西醫方面,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全球藥廠均投發巨大資源日以繼夜研發特效藥。而透過疫苗作預防配合特效藥減輕併發症,將成為控制疫情的趨勢。而早期服用藥物,體內的病毒活性下降,理論上也有助於減低傳染的風險。西醫治療仍是主要及重要的。

中西醫結合診療是中國抗疫的一亮點,國家衞健委和中醫藥局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推薦治療新冠肺炎有明顯療效的中成藥及處方,其中的「三藥三方」,

在防治新冠方面所起的顯著作用,在內地已是為人知。對於輕症和普通型患者,中醫藥治療效果良好。在重症方面,以西醫為主,同時結合中醫治療顯着提高了救治效果,降低了死亡率。而中醫藥的優勢還在於是對出院後恢復期患者的康復治療。因此,在新冠肺炎各個階段,中西醫都可以優勢互補,中西醫結合的有效方法已經得到臨床充分驗證。

再以本港為例,早在2003年非典襲港期間,香港醫管局就邀請廣東的中醫師來港助力抗擊非典。而當時一些醫學界人士,包括大學科研機構及醫療機構,在中西醫防治非典方面亦已作出了很多有益有效的嘗試。據統計,本港共有約8千名註冊中醫及 5百多名表列中醫。這是一支龐大的力量,應加以發揮他們的作用。

(五)設立主要渠道以發布疫情即時新聞及教育資訊

儘管香港一直奉行嚴格的感染管理措施,但第五波疫情感染個案飆升,不得不把政府、專家、醫療系統及市民殺個措手不及。疫情每日變化和不斷發展,政府有不同官員和不同的專家發表意見,市民感到混亂之餘,甚至會接收到錯誤或當下已不適用的指示。要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盡快有效地控制疫情,一個能向市民大眾傳播準確和第一手資訊的公用平台必不可少,市民才能針對性地作出即時反應。

香港電台作為官方指定廣播渠道,理應行前多步擔當主要角色發布第一手疫情資訊。香港電台可設立兩個渠道,分別以成人及兒童為受眾。以成人為受眾的渠道可主要發布最新疫情新聞例如最新感染個案及防疫政策,同時政府亦可善用此渠道作即時更新。考慮到兒童及學生在家防疫,並將提前於3月開始放假,以兒童為受眾的渠道可提供豐富且有趣、集娛樂和教育於一身的節目,教導學生防疫知識。此舉可能需要額外投放資源於外購節目版權,不過學生能從節目中學習防疫,有利於日後恢復面授課堂,長遠而言仍有裨益。

(六)清零後便可與內地通關,往後的目標是與國際通關

先與內地通關,需要優化追蹤系統和政策,日後才有望動態清零,繼續通關

香港必須要先清零,才有條件與內地通關,即使成功通關後,日後估計仍會有小爆發。但只要我們能做到動態清零,在面對小爆發時可在短時間內找到源頭及緊密接觸者,並做出隔離措施,便可防止大爆發。要有效追蹤病毒進而防控,政府必須優化追蹤系統和政策。部分市民對披露個人資料雖可能有所顧忌,但目前正處病毒大流行之際,社會整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需要達致一個平衡,我們可以立例把追蹤的功能只限於使用在防疫抗疫的用途上,數據更會在潛伏期過後自動消滅,增強對個人私人的保障。而當局必須善用科技作追蹤等工作,為市民健康提供更大保障。

全世界疫苗接種率高,這形成保護屏障,減低接種疫苗後人士感染的機會,從而不會傳染他人,擋住了病毒傳播。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全球藥廠正陸續推出不同的特效藥,對減低傳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和其併發症十分有效。有鑒於此,筆者個人比較樂觀,希望香港在幾個月內有望與內地通關,一年內有機會與國際通關。

「在人與病毒的鬥爭中,最高的人權就是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生命。」我們不會容忍自然感染導致大量長者死亡,「與病毒共存」將不會是我們的選項,與病毒鬥爭,我們需要力爭清零。筆者深信,若能嚴格執行以上幾項建議,香港則有機會「不封城」也能動態清零。

結語

內地防疫抗疫有相當的經驗,並且做出好成績各國有目共睹。香港感恩有中央的大力支,並應全力配合中央就醫護人員、物資、及藥品上為我們提供的援助。制定防疫抗疫政策必須「準」、「狠」、「快」。「準」,制定政策時要精準分析及衡量緩急快慢;「狠」,市民有不同的想法和政治背景,沒有一項政策是人人都會支持的,政府應該「軟硬兼施」,必要時使用強硬手段,狠起來;「快」,Omicron傳染性極高,每三天感染數字便翻倍,因抗疫行動必須分秒必爭。

「在人與病毒的鬥爭中,最高的人權就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我們不會容忍Omicron導致大量長者死亡,「與病毒共存」將不會是我們的選項,與病毒鬥爭,我們需要力爭清零。筆者深信,有中央的指導和幫助,若能嚴格執行以上建議,香港則有機會「不封城」也能扭轉疫情,最後可以「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