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冠深:建議打造香港成為「數字絲綢之路」超級樞紐

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受訪者供圖)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朱燁報道)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帶來12份提案。其中,他特別提到,長期作為中國內地與世界橋樑的香港,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獨特作用,將中國的數碼科技帶到「數字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也可以協助沿線國家進軍中國數字市場,從而成為「數字絲綢之路」的戰略門戶。

談及香港優勢,蔡冠深表示,香港科研能力具有優勢。香港有五所大學的整體表現和工程及科技學科躋身世界百強。而早於2018年根據全球最大索引摘要資料庫Scopus統計,本港大學有關人工智能的論文,在國際間被引用的次數及其影響力排名全球第三。同時,香港也是世界上金融科技初創企業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包括加密貨幣初創企業。他說,「香港亦具有國際化優勢,和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2020數字經濟規模為39.2萬億元人民幣,已佔全國GDP的38.6%。香港毗鄰的廣東省,數字經濟規模及GDP佔比都名列第一。此外,《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亦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大力發展數據中心服務,打造數字絲路樞紐,提供了更大機遇。

因此,蔡冠深建議:第一,國家支持以大灣區為試驗田,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人才庫和龐大市場,來推動數字化轉型及業務發展,探索經驗,為監管機構提供製訂共同政策和措施的嘗試。第二,支持香港引領粵港澳大灣區以東盟為更大的數字經濟試驗場,協助各國克服地理和技術障礙,減少法制和社會政治障礙。第三,在人才、資金和信息流動方面,支持香港成為「數字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數字門戶,最終可打造成各種平台。

蔡冠深解釋,可打造成的各種平台包括:雲端數據中心平台、數字絲綢之路仲裁中心、以及數字國際金融中心。他表示,香港是亞太區域通訊樞紐,擁有完備的電訊基礎設施,目前有12個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和19個連接內地的陸上光纜系統,操作十枚通訊衛星,對外電訊設施容量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為香港的數據中心以至整體創科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石。可研究建立雲端數據平台,鼓勵「數字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享並使用數據。「香港採用普通法,司法制度獨立,具國際公信力。」他說,因此具備成為「數字絲綢之路」仲裁中心的條件。同時,香港出色的數字科技可為電子仲裁和網上仲裁提供最大的技術支持。

他還指,香港成熟、健全和國際化的金融產業,能夠為數字經濟發展扮演支柱角色和提供控制風險的工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既可吸引國際資金支持本港初創公司和創新項目,也能為數字絲綢之路的數字基建招攬資本投資。香港身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應該爭取成為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有利於人民幣邁向國際化和實現數字人民幣國際跨境支付。

此外,蔡冠深建議,國家應進一步在大灣區對港開放數字經濟的部分行業准入限制,以利香港更好融入大灣區數字經濟場景運行,以取得更多實際應用能力。他表示,香港儘管資訊科技基礎設施程度被評為全球20大經濟體之首,卻由於市場窄小,無法有力地推動社會發展智慧經濟,其中兩個評分細項:「信產能級」和「智慧經濟」,更只獲63分和65分,表現未如人意。因此,有待與廣東、澳門攜手,在更大的市場及政務應用環境中提升完善,為中國以至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