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隔離日記12|寫給悠寶的信
親愛的悠寶:
今天,你已經滿15個月了。自從你2020年10月18日出生後,每個月的18日前後,奶奶都會給你寫一封信。算起來,這是我寫給你的第十五封信。

以前的信,都是我在香港寫給你的。奶奶在香港工作,不能每天看到在北京的你,便寫封信,記錄你的成長,表達對你的喜愛與想念。
這封信是在北京寫的。我已經回到了北京,卻仍不能立即見到朝思暮想的寶貝孫女。因為防疫需要,奶奶要在北京的隔離酒店裏住滿21天,才能回家見到你。

其實不止21天。因為在21天之後,要做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第二天才能出來。所以,可能要在第23天時才能離開酒店。
當我想你的時候,日子便格外漫長。
該怎麼跟你解釋什麼是隔離呢?現在,世界上有一種眼睛看不見的小蟲子,這種小蟲子會咬人,嚴重的還會把人咬死,而且它還會到處亂跑,不小心就沾到身上了。為了防止這種小蟲子到處跑,就把所有身上有可能帶有小蟲子的人單獨關在一個地方,等徹底查清楚這些人身上沒有小蟲子之後,才能離開。
奶奶現在就住在北京五環外的一個單獨的房間裏,等待確認身上沒有這種小蟲子之後,才能回家抱抱你。
不知道我有沒有給你講清楚。總之,21天之後,經過各種檢測,證明我是安全的,就能回家和你玩了,所有我接觸到的人也就安全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這些小蟲子是從哪裏來的?奶奶也不知道。也許有人知道吧。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只要勤洗手,出門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就沒大問題啦。

這個月裏,你長脾氣了。媽媽說,這個年齡段,你越來越不耐煩了。以前,你是個特別好脾氣的寶寶。現在,不合你心意的時候,你開始大喊大叫,嗓門高而尖,嚇人一跳。哈哈,你不再是那個一切聽大人擺布的娃娃了,我們的悠寶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了:我想拿桌子上的水杯,就一定要拿,想拍爸爸的電腦鍵盤,就一定要拍。悠寶很有主意呢。不讓我拍,我當然要發表意見了,還不許人家高聲說話嗎?!你是這樣想的嗎?親愛的悠寶,我猜得對不對?
你的氣質開始顯現。吃飽了,睡足了,你饒有興趣地自己玩。剛學會走路不久,你搖晃着卻又速度極快地從這屋走到那屋,小胳膊半舉着,以維持身體的平衡。看着視頻中你走路的樣子,我常常擔心你會不會摔倒。

摔倒的時候是有的,一不小心,一屁股坐在地上。你爬起來,繼續往前走。爸爸說,家裏的每一個角落,你都好奇。這裏看看,那裏抓抓,能拿得動的東西就拿在手裏,看到另一件就把手裏的放下。為了你的安全,家裏的桌子角等尖的東西都包上了軟墊。
爸媽不讓你去廚房。媽媽洗碗的時候,把廚房的門關上。你站在門外,用小手拍打門。媽媽不開門,你走開;轉一圈,又來拍門。爸爸說,越是不讓去的地方,你越是感興趣。
你是能坐得住的寶貝。媽媽買的小畫書,你看完了一本,再拿另一本。有時正着看,有時倒着看。這並不影響你對眼前這堆花花綠綠的圖畫的理解。你可以倒着看,也可以反着看,想怎麼看就怎麼看。寶寶的地盤,寶寶做主。
你是一個勤快的小蜜蜂。你趴在地板上,手裏按着一張紙巾,來來回回地擦着地板。右邊的擦乾淨了,再把小小的身子彎成月牙狀,伸長胳膊擦左邊的地板,連縫隙也不放過。想起身後的椅子,又轉過身,坐起來擦椅子,你只能夠得着擦椅子腿。你認真擦地的模樣讓人欣慰又心疼!多麼可愛的寶貝!
你一定是在模仿媽媽擦地的樣子。爸媽是你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當晨光照進房間,當你從甜夢中醒來,你的眼睛就在尋找着媽媽。朝夕相伴的、最親愛的爸爸媽媽的樣子,他們的言笑,他們的舉手投足,都印在你的腦海裏。你的媽媽非常愛整潔,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媽媽還是畫家呢,長大了好好跟媽媽學,如果你願意的話。
住在隔離酒店,每天都看你的照片和視頻,無數遍。你想像不到奶奶有多麼喜歡你,多麼想你。恨不得一下子飛到你身邊,抱住你,不放手。
再有五天就結束隔離可以回家啦,奶奶盼着早點回家,見到我的寶貝。
寫給你的信都保存着,等回家了讀給你聽。
——想你的奶奶 2022年1月18日於昌平湖灣酒店
(作者為新華社駐港記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