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兩地《新青年》新年隔空話黨史

京滬兩地《新青年》新年隔空話黨史。圖為活動現場《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在北京與青年們交流。(受訪者供圖)

(大公文匯網 記者 馬曉芳)依託北京市東城區的《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上海市黃浦區的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南北《新青年》編輯部舊址13日舉行新年直播對話。電視劇《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南北兩地黨史專家代表隔空對話,南北兩地青少年代表通過網絡交流感受、共同誦讀《青年雜誌》(後改名《新青年》)第一捲第一號發刊詞《敬告青年》,隔空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活動現場,北京東城、上海黃浦南北兩地黨史專家分別介紹了各舊址的歷史背景及相關史實,兩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展覽講解員介紹了各展覽情況。龍平平表示,活動引導更多年輕人了解歷史、感悟歷史,讓新時代的青年一代了解為什麼做、明白怎麼做,在新的一百年開始之際,勇於擔當好他們的歷史重任,做好時代答卷人,考出好成績,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據了解,北京市東城區有「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13處,各級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54家,許多建黨初期的歷史事件都發生在東城域內。上海市黃浦區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早期組織在此成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裏召開,黨中央機關長期在此辦公,已查明的革命遺址遺跡及紀念場館、設施達142處,各級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46家。

主辦方表示,活動通過現場直播南北《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隔空對話形式,形成兩地革命活動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間的聯動,對話中激發參與者的愛黨愛國情懷,揭示「過去我們為什麼能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必然性,對激勵青少年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色文化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打色」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2021年北京東城區推出《薪火傳承——東城區黨史遊學地圖》,打造「覺醒年代」「光輝足跡」「歷史記憶」「文人志士」「日新月異」五條黨史遊學推薦線路,邀請演員於和偉、北京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單霽翔等擔任線路代言人。《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作為「覺醒年代」線路重要點位,在舊址重現《覺醒年代》場景,並創編戲劇《星火》,成為「2021北京網紅打卡地」。

上海黃浦區委實施建設全長7.1公里的全市首條「紅色經典步道」,串聯起「一大」周邊14處紅色點位,形成將革命舊址遺跡、歷史街區、城市景觀串珠成鏈的全域「紅色露天博物館」。黃浦建成了復興·頌——全國首個紅色文化體驗空間,充分運用數字化、信息化展陳手段提升重要革命舊址的展陳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