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治脂肪肝

在現代社會,脂肪肝是常見的多發疾病,人們日漸重視脂肪肝對身體造成的負面影響,如果能及時調治有利進一步控制病情,並可讓病人身體康復。中醫學無脂肪肝病名,常把它歸屬於「脅痛」、「肝癖」等範疇進行辨證論治。較多醫師認為,脂肪肝的形成與飲食不節食不潔饑飽失常嗜酒過度或嗜食肥甘厚味和情志不遂抑鬱、惱怒、思慮過度等有關。而脂肪肝的主要發病機制為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濕熱痰阻,氣滯血瘀,因此治法宜疏肝解鬱,健脾和胃,清熱除濕,理氣化痰,活血祛瘀。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應注意生活上的調理,首先應注意飲食有節,營養均衡,食物撘配均衡,忌暴飲暴食,戒酒,忌嗜食肥甘厚味,防聚濕生痰、脂肪停積,這是調治的重要一環;但過於節食,亦會造成營養不良,氣血生化乏源,亦影響肝主疏泄,脾主運化的功能,對脂肪肝康復亦不利。

在食療上,常根據不同體質依照具體的治法,適量選用具有中藥藥效的食材如:山藥、薏米、枸杞子、黑木耳、玉米、山楂、陳皮、菊花、荷葉等做菜、煮粥、煲湯或製作茶飲等,以配合調治。情志不遂亦是脂肪肝發病的因素之一,因此調治上亦應重視,思慮過度傷脾,抑鬱惱怒傷肝。脾胃受損,影響胃納(消化吸收的能力),食後脘腹不適,大便性狀和習慣改變,脾失健運,影響水穀精微化生,影響水液代謝運化,對脂肪肝康復不利;情志不暢,抑鬱惱怒,肝氣鬱結,影響機體氣機的條達暢順,脅肋脹痛;木鬱土壅,肝脾不調,影響食欲,進食減少。若借酒消愁,暴飲暴食更可能直接損傷肝膽脾胃。

精神活動除了由心所主之外,與肝亦密切相關。如果情志不暢,可擾亂正常生活習慣,影響休息和睡眠,不利於肝主疏泄的功能活動,不利於脂肪肝康復。傳統經驗認為,肝病的調治,應注意飲食,勞逸結合,心景舒暢,保障休息睡眠。生命在於運動,適宜適量的運動,有利於機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過剩脂肪的清除,有利於脂肪肝的康復,而運動貴在堅持。有關中醫對脂肪肝的治療,亦從辨證求因,審因論治角度出發,強調辨證論治,並注意體質、氣候、環境的不同,處方用藥,同時亦注意飲食、情志、休息、運動等綜合調治。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黃志新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