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中央支持是香港發展最大動力 對明年經濟樂觀

林鄭月娥在第十二屆央視財經論壇.香港視頻致辭。(帥誠 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李薇 帥誠)28日,在廣州舉行的第十二屆央視財經論壇香港開幕式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透過視頻致辭時表示,即將過去的一年對香港具有重要意義,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兩項中央舉措,讓香港重回「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也讓特區政府提升管治效能。香港經濟亦經受考驗,預計全年經濟增長可達6.4%。只要本地疫情受控,香港明年的經濟前景是樂觀的。展望更長遠未來,香港亦擁有多重有利條件,對香港經濟更充滿信心。

香港經濟持續改善 恢復通關將帶來利好

林鄭月娥表示,2021年是我們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中央的領導下,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明年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並提出「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這是國家對來年經濟工作的要求,也是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帶動經濟加快復甦的機會。

2021年對於香港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她認為,香港發展最大的動力,首先是來自中央的支持。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兩項中央舉措,讓香港重回「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也讓我們可以提升管治效能;《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香港八個「中心」定位,為香港經濟的未來指明方向;《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近三年,令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加速融合發展。

她談到,過去兩年多的社會動亂和疫情影響,令香港經濟受到考驗。今年以來,香港各項經濟指標得以持續改善。今年首三季,香港經濟按年增長7%,復甦態勢穩固,經濟在第四季應可按年穩健增長,預計香港全年的經濟增長可達6.4%。只要本地疫情繼續受控,加上內地與香港逐步恢復正常跨境人員往來,香港明年的經濟前景是樂觀的。而展望更長遠的未來,對香港的經濟更是充滿信心。除了繼續鞏固和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香港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也來自國家拓展內需市場。

「過去幾年,我們通過基金加碼及平台合作等政策,持續幫助香港企業拓展內地市場。香港貿易發展局今年推出的一站式『GoGBA』數碼平台,以及在深圳設立大灣區服務中心,都在幫助港商以大灣區為切入點,抓住更多商機。」

創科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她續指,香港的經濟也有今年央視財經論壇.香港提及的「內生動力」,包括本屆特區政府大力推動的創新科技發展。本屆特區政府在過去四年多已投資了超過1,300億港元推動創科發展,取得了理想的成效,而今年的《施政報告》進一步公布了多項措施,務求完善香港創科生態圈,全面覆蓋科研、融資、生產,以及市場化。其中,報告提出了《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包括在香港北部建設新田科技城,額外增加150公頃土地作創科用途,匯聚大量科研機構、科技企業及人才。按規劃,未來香港的北部都會區將會有15萬個創科職位。

另外,《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瞄準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會利用香港在這方面的優勢,大力推動香港在生命科學方面的科研工作,包括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鼓勵海內外與香港的專家合作進行研究。我們注意到,不少生命健康企業都看到香港在這方面的潛力,有興趣在香港發展,特區政府會在土地和政策上作出配合,期望未來生命健康相關產業會成為香港經濟新的增長點。

她表示,十二年來,央視財經論壇.香港見證了內地與香港經濟的繁榮發展,搭建平台、貢獻智慧,在內地與香港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此次論壇的主題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期待各位就這一話題充分交流,為未來工作提供助力。

「因為疫情原因,過去兩屆論壇我都是以視頻形式參與。隨着內地與香港逐步恢復正常跨境人員往來,我期待與大家在香港見面。很快就是2022年,也是特區成立25周年的重要時刻,希望內地的朋友們能親自來香港,與我們一起慶祝。」林鄭月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