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打贏抗疫持久戰 外防輸入最關鍵

香港的抗疫形勢更為嚴峻,因為在全球不足100個新變種病毒確診個案中,其中兩個在香港發現。(資料圖片)

香港與內地有序通關進入落實階段,不料在此關鍵時刻新變種病毒長驅直入,打擊了人們的樂觀情緒。嚴峻的疫情形勢再一次提醒我們,抗疫是一場持久戰,來不得半點鬆懈。香港需要繼續練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基本功,加強「外防輸入」措施更是當務之急。

病毒總是在不停地自我複製,並在此過程中產生變異,有的變異令毒性變弱,有的變異令毒性變強。就新冠病毒而言,兩年來已出現多個變種,其中以DELTA病毒的傳播力及殺傷力最強。十一月初非洲出現新的變種病毒,其基因已有超過30個突變,或改變病毒的運作模式,影響現有疫苗的功效,被視為比DELTA更強的病毒,令人聞之色變,全球如臨大敵。世衞組織專門開會討論對策,英國政府率先禁止六個非洲國家的航班入境,相信其他國家也會採取因應之策。

香港的抗疫形勢更為嚴峻,因為在全球不足100個新變種病毒確診個案中,其中兩個在香港發現。這充分反映香港的「國際化」具有雙刃性,既便利全球營商,也為病毒傳播打開方便之門。香港過去爆發的幾波疫情,基本上都是外地輸入個案引爆,今次新變種病毒又「殺到埋身」,反映香港在「外防輸入」方面任務繁重,一個小失誤足以釀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特區政府已決定進一步收緊外防輸入的措施,包括限制來港機師的活動範圍,將高暴露群組的檢測頻率由3日一次提高至2日一次。在必要的情況下,檢測密度可以增至每日一次。也有專家建議香港效法英國,禁止南非等國家的人士入境,特區政府需要果斷決策,猶豫不決是抗疫的大敵。

對於變種病毒有可能影響疫苗功效,應該以科學的角度去看。科學家在疫情爆發後很短時間內研製出疫苗並緊急使用,使人體產生保護力,已屬難能可貴。但病毒不會束手待斃,也在不停地變異,科學界需要根據病毒變化,進一步完善疫苗的防護功能,或研發新疫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類與病毒的鬥爭永不停歇,但從沙士疫情、中東沙士最終都被克制來看,科學最終能戰勝疫情。

相信有一天,科學家會研發出更加成熟、更為完善的新冠疫苗,但現實之下,人們不可能等到有完全成熟疫苗出現才接種,而現有疫苗雖非萬應靈丹,但足以有效大大降低重症率及死亡率。面對新變種病毒,沒有打疫苗的市民要盡快打,已打齊兩針的合資格人士要盡快打第三針。事實上,不少國家認為打齊三針才算完成接種,歐盟更規定將來只允許打齊三針的人入境,可見接種仍然是最有效的抗疫手段。

抗疫需要疫苗,更需要一套嚴謹而科學的抗疫機制。香港在過去兩個月積極對接內地抗疫機制和思路,受到中央肯定,為通關鋪平道路,只要香港嚴格落實這套機制並常抓不懈,則不管病毒如何變化,都可以處變不驚,立於不敗之地。